180篇:哥舒翰带病出征,郭子仪所向披靡
相关推荐
-
潼关之战,唐玄宗命令守军出击,当真是不懂军事的大昏招?
安史之乱初期,决定性的潼关大战,哥舒翰所部20万唐军惨败,导致长安失守.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战略决策错误,强逼守军出战所致. 然而,战前的情势, 安禄山虽然拿下洛阳,但是周围形势对叛军很不 ...
-
潼关之战,二十万唐军覆灭,罪魁祸首是唐玄宗,还是哥舒翰?
安史之乱爆发后, 以范阳.卢龙两镇边军为核心组成的安史叛军,一路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唐将封常清临时募集市井之徒组成新兵,与之相抗,被叛军连续击败,东都洛阳失陷. 公元756年6月,潼关之战,坐拥河西陇 ...
-
为了平乱,他的家族牺牲了46人,功臣排第一却身败名裂
小珏说历史--<小珏说唐>系列二十三 请勿转载 说起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最出名的是郭子仪,他也是演义中的头号功臣.然而,在历史上细细算来,李光弼的功劳应该比他更大.不过在唐朝最后论功行赏时 ...
-
安史之乱有多乱?汉人攻打朝廷,胡人拼命抵抗,皇帝大后方拖后腿
安史之乱,听起来就是一场叛乱,每个朝代都会发生那么几场叛乱.以后来人的眼光看,这都是朝代发展兴衰迭代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这是客观的看法,但每个人都有喜好.有人喜欢秦朝的霸气,有人喜欢唐朝的繁华,有人喜 ...
-
180篇:哥舒翰带病出征,郭子仪所向披靡--梁山微木说历史
本文合计3500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我国的古代历史,一点一滴地书写下来. <隋唐300年>第180篇 哥舒翰带病出征,郭子 ...
-
音频版 扁舟听雨 安史之乱 18(十)哥舒翰含泪出征(上)
扁舟听雨 原著 大同知客 播讲 公元756年六月四日,在皇帝的一再催促下,主帅哥舒翰终于率领驻扎在潼关的主力部队,离开潼关,向洛阳方向进发,于六月七日抵达灵宝西原,并与燕军崔乾佑部遭遇.在短短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 (十)哥舒翰含泪出征
公元756年六月四日,在皇帝的一再催促下,主帅哥舒翰终于率领驻扎在潼关的主力部队,离开潼关,向洛阳方向进发,于六月七日抵达灵宝西原,并与燕军崔乾佑部遭遇.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继南线战场的滍水之战.河 ...
-
唐玄宗致命错误,逼迫哥舒翰出潼关,致使唐军大败,丢失了长安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哥舒翰正在京城养病,并没有在外执掌军队.公元755年2月,哥舒翰在回京面圣的路上行至土门军时,由于洗澡导致了突然中风,就一直留在京师养病.这种情况下,唐玄宗本也不会让他领兵对方安 ...
-
盛唐军界的扛把子,手握30万精锐边防军,他不死无安史之乱|唐军|哥舒翰|唐玄宗|安史之乱|王忠嗣
至今人们仍在称颂的盛唐,它不仅财力强盛,军事力量也极为强盛,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聊聊盛唐军界的"扛把子",大家猜猜这个扛把子是谁?是秦琼.尉迟恭吗?是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的郭子仪吗? 这 ...
-
公元756年,安禄山攻破潼关,哥舒翰20...
公元756年,安禄山攻破潼关,哥舒翰20万精锐全军覆没.安禄山得意地说道:"让你这突厥种,还敢瞧不起我"!哥舒翰爬上前说道:"我这不是肉眼不识陛下吗?让我为您招降了李光弼 ...
-
李白写下56字诗词,只为赞美老将哥舒翰,他却晚节不保!
说起李白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在当时的唐朝,李白就已经很出名了,他号称"诗仙",凭借着潇洒浪漫的诗词风格,他在唐朝诗词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成就,因此被后世的人们称为" ...
-
生的憋屈,死的窝囊——给李隆基打工,哥舒翰算是倒霉透顶
生的憋屈,死的窝囊--给李隆基打工,哥舒翰算是倒霉透顶 原创2021-06-20 07:58·倾听历史观 历史上关于唐朝最大的争议之一,就是对于"夷夏之防"不怎么上心,反而敞开怀抱 ...
-
哥舒翰:威震青藏的大唐名将,为何晚节不保,投降了安史叛军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天宝十五年(756年),唐将哥舒翰率二十多万大军出潼关迎击不到一万的安史叛军,双方在灵宝-潼关大战.结果唐军惨败,丢失潼关,哥舒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