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注道德经:一至二十七章合辑

(0)

相关推荐

  • 孙过庭《书谱》书法美学思想研究

    刘桐/文 摘要:孙过庭是初唐的书法家,也是一位书法美学理论家,他的书学理论<书谱>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且体大思精,对于书法艺术的本质.书法创作的主客观间的相互关系及书法欣赏等作了详细 ...

  • 1.内容提要全文翻译解释

    编录说明 本电子书收录的[竹书纪年],包含李民.杨择令.孙顺霖及史道祥合著的[古本竹书纪年译注],以及今本[竹书纪年].并放置今本[竹书纪年]于前,[古本竹书纪年译注]于後,如此编录的目的,旨在方便读 ...

  • 老子:道德经注解(全集)

    道德经注解 -太上道祖老子亲自注解 道德经注解(1-27) 道德经注解(28-54) 道德经注解(55-81) 道德经全文

  • 国学读书入门:现代人读《论语》与古人读《论语》的演进

    <论语>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现代人学习传统文化,往往从<论语>入手.世人但知<论语>之名,未知读<论语>当本何书.现就今日常见.重要的<论语> ...

  • 《金匮要略》:史上最强注解!!!

    <金匮要略>是延续伤寒论而来的,属于杂病范畴之内,它每个章节讨论不同的病,兼有部分妇科等病证,它是伤寒杂病论一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金匮:前言金匮 ...

  • 《五千言》正解——读者须知

    亦文 "<五千言>正解"是本人花费数十年时间创作的作品,目的是为了随着帛书出土而彻底还原<五千言>历史真相,解决目前流行的儒篡本道德经千人千解无人读懂的混乱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善行无辙迹第二十七

    注:粗体为古籍原文,其余为本号释义 鬼谷子说,圣人行事,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生活中会有这样深不可测的人吗?   鬼谷子说,圣人之在天地间,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筹策万类之终始,达 ...

  • 徐大椿注道德经:曲则全第二十二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原文]曲则全第二十二   曲则全[能曲而后能全]枉则直[能枉而后能直]洼则盈[能洼而后能盈]敝则新[能敝而后能新]少则得,多则惑[此又一义,少则约而易守,多则乱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太上第十七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圣人如何明道察物,如何以道治天下.本章接上文,具体讲圣王辅佐天道治世,让百姓顺天自化.   本章还提出了国家治理状态的四个等级,对应后世的治国理念来 ...

  • 《道德经》二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善是老子的核心主题之一,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希言自然第二十三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有道之人曲己而全道,以道御天下.本章接着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以道治天下.以德治天下和以人言治天下,又会怎样呢? 在道德经一书中,有两条思想脉络,一个是道. ...

  • 徐大椿注道德经:跂者不立第二十四

    上一章讲,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所以要想天下长治久安就应该以道治世.本章接着具体讲如何立道与行道. [原文]跂者不立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跂,翘足也,跂则不可以立] [白话]跂(qì),本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孔德之容第二十一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有道之人与失道之人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图景,有道之人异于众人,而贵求食于母.接下来的两章,是展开叙述"求食于母"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第二 ...

  • 《广州棋坛六十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卷旗纵敌方绍钦受嫌

    第一百二十七章 卷旗纵敌方绍钦受嫌 经过十二天的六王混战,周德裕和董文渊均已积得十分,走在前列.但周德裕只比赛了三轮,还有二轮!董文渊已比赛了四轮,只剩一轮,仍以周德裕夺魁的呼声最高.冯敬如和卢辉均已 ...

  • 徐大椿注道德经:绝学无忧第二十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说到,以"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不足以治理好天下,并提出了道家的治世方案: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本章承接上文,以第一人称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