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注道德经:善行无辙迹第二十七

(0)

相关推荐

  • “善行者无辙迹”“是谓袭明”?是老子写错...

    "善行者无辙迹""是谓袭明"?是老子写错了,还是我们理解错了?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梼筹策,善闭者无关键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约而不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

    这一章讲得似乎玄乎其玄,但事实上从更高的维度来看,的确如此. 先贴下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 诸法.真性.行相.方便门等等,都是佛家的词汇,唐玄宗爱用佛家概念解释老子思想.诸法即所有的事物,真性即道,行相即人类活动的外在形式,方便门即简捷途径.体了,心悟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希言自然第二十三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有道之人曲己而全道,以道御天下.本章接着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以道治天下.以德治天下和以人言治天下,又会怎样呢? 在道德经一书中,有两条思想脉络,一个是道. ...

  • 徐大椿注道德经:曲则全第二十二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原文]曲则全第二十二   曲则全[能曲而后能全]枉则直[能枉而后能直]洼则盈[能洼而后能盈]敝则新[能敝而后能新]少则得,多则惑[此又一义,少则约而易守,多则乱 ...

  • 徐大椿注道德经:跂者不立第二十四

    上一章讲,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所以要想天下长治久安就应该以道治世.本章接着具体讲如何立道与行道. [原文]跂者不立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跂,翘足也,跂则不可以立] [白话]跂(qì),本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孔德之容第二十一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有道之人与失道之人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图景,有道之人异于众人,而贵求食于母.接下来的两章,是展开叙述"求食于母"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第二 ...

  • 徐大椿注道德经:绝学无忧第二十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说到,以"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不足以治理好天下,并提出了道家的治世方案: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本章承接上文,以第一人称的语 ...

  • 徐大椿注道德经:有物混成第二十五

    上一章讲,圣王应该如何立道与行道.本章接着讲,"道"到底是什么,以及人与天地.大道的关系.   有不少人说,道德经这本书太过玄妙难懂,其实,他们不过是被很多庸俗化解读道德经的书和文 ...

  • 徐大椿注道德经:重为轻根第二十六

    注:粗体为古籍原文,其余为本号释义   上一章讲,人应该法天则地,宗于大道.本章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讲,君王如何守道不离.   [原文]重为轻根第二十六 重为轻根[重能生乎轻] 大道厚重,能生发轻浮的人道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太上第十七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圣人如何明道察物,如何以道治天下.本章接上文,具体讲圣王辅佐天道治世,让百姓顺天自化.   本章还提出了国家治理状态的四个等级,对应后世的治国理念来 ...

  • 徐大椿注道德经:一至二十七章合辑

    道德经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书,因为它把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的底层框架和逻辑,都讲清楚了.古往今来,注解和诠释道德经的书,汗牛充栋,有的是文言文,有的是现代文,有的注解得玄奥难懂,有的注解得庸俗不堪,却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