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经典的话,曾读得我泪眼婆娑,而今再读哈哈大笑!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目送》里的这段话,最近,时不时从我的脑海里跳将。

当年,这段抒情浪漫的话,“惹”得我等“文艺青年”类的妈妈们强烈的共鸣。有那么一段时间,朋友圈隔三岔五地看到人们,对这一段话感怀一番,看着他人的想着自己的,情到深处我还泪眼婆娑了几下。

2020年开启之初,却给我们按下了暂停键。当“他”那“渐行渐远”的背影,又从小路转弯的地方,不管你是否不必追还是不用追,他又折身回来了,并在家呆上两个多月,还不离开时.......不知当年和我一样“文艺青年”类的妈妈们,此番又是如何感叹?是否那段抒情浪漫优美飘渺的感怀言语,在生活磨砺中依然掷地有声地回响,震荡着我们激情四射的胸怀?

“妈妈,妈妈,妈妈……”当我骑着自行车回到家,那钥匙在房门转动的那一刻,已经听到房间里头,那还带着童音的孩子,在那欢呼着了,房门打开,他已经蹦跳在眼前,欢欣鼓舞的场景,就像一个贵宾的光临,而且天天如此。

“我要在惊蛰过后第二天就去开店哦。再不开店,我的老客户们都要自己买打印机了。他们喊我上班了。”早在一个多月前,我对还在家等待着复工复学的父子俩说道,“中午,你们就等着我回来烧,反正我也不能在外面吃,也要回家吃,店旁边一条街全是卖菜,我骑个车买起来方便,爸爸就负责洗碗打扫卫生,你就认真学习……”

于是,在每一天的中午,因为早上去的不早,所以都是在中午快到12点时,我把自己从店铺里“抽离”出来,“不行不行,现在我要去买菜,赶回去烧了,你们下午来找我。”我对这个时间点来找我的客户,“毫不客户”地回绝道。一边说着,一边已是快速地关上店门,走向店铺对面的公交亭,骑向卖菜的那些摊位前,买些已经想好中午要吃什么的那些菜,然后,又拎着买好新鲜的水淋淋的一袋菜,我又快速从这一头骑向家的那一头……

“妈妈,我觉得,咱们家疫情期间吃的比平时都要好,真是太好吃了,感觉吃的都有点奢侈了,这每一道菜新鲜又好吃,你的厨艺越来越好,以后我们都不要出去吃……”孩子一边拍着妈妈的“马屁”,一边夹着菜和着快要流下的口水,送进嘴里,还没等咽下去,心里眼里已是满满的欢喜着。

“一日三餐精心'伺候'着,能不好吗?”我假装嗔怪道。

当我被那些抒情浪漫优美的文字烘托着,飘浮在空中,当被迫降落在现实这块土地上时,过着每一天平凡又生动着的日子,食着人间一道道“烟火”,再读龙应台《目送》这段话时,我这曾经“泪眼婆娑”过的文艺女青年,居然哈哈开怀大笑了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