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从隐士文化的兴衰看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
相关推荐
-
商鞅变法是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秦法为何在统一六国后不管用了?
认为商鞅变法的成果,在秦朝统一后就失去了效用,甚至把秦朝灭亡的责任推卸给商鞅变法,是极不恰当的观点,这种观点没看清楚商鞅变法的实质,更混淆了商鞅变法与秦法之间的关系. 估计有人要反驳我,秦法难道不是商 ...
-
历史复习(2021年3月31日)
课题一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继承.一家一姓 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行政制度 (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 ...
-
隐士之先“商山四皓”
秦朝末年秦始皇时期的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qǐ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今陕西商洛境内),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 ...
-
谁是导致东汉末年分裂的罪魁祸首,何进袁绍还是董卓,或者是其他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年幼的刘辩即位为皇帝,东汉开始陷入黑暗与分裂,先是外戚大将军何进诛杀了宦官蹇硕,接着因为何进准备诛杀所有宦官而召集董卓进京胁迫何太后,导致了宦官先动手杀了何进,何进一死,朝廷 ...
-
朱元璋:感谢明粉对我崇拜,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他就像一位老农,努力地耕耘刚开荒的土地,要防止自己养的畜牧破坏地里庄家,他决定先杀家里的老狗,把其它畜牧拉到杀狗现场,警告他们谁敢糟蹋庄家就是这样的下场,然后又花最贵的学费请村里的先生教自己的孩子读书 ...
-
古人对1到108岁的称呼,韵味十足! 文化常识必看!
文化常识是不少孩子很头痛的一道题,在文化常识备考中,大家一定不要钻牛角尖,把常考的弄清楚即可. 现在人们说年龄,都是很直接的1岁.10岁.40岁,简单明了,却貌似少了一点"韵味". ...
-
从文化心理学视角看家庭教育
原创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05-20 14:58:51 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而文化影响着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期望.目标.途径.策略及行为.当前,家庭教育成为备 ...
-
从徽茶的文化魅力,看其对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影响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据说神农时期就已经形成饮茶文化,迄今为止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中国各个地区都有着以茶代礼的风俗,可以说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了整个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礼仪. 茶 ...
-
读《滕王阁序》,品扬州酱菜文化内涵,看鉴真,知东瀛居安资深
"民以食为天",显示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以及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从这个角度来说,露天整齐排列的酱缸,利用时间和神奇的微生物,此消彼长,互相制约,将一种食材变成了另一种迥 ...
-
“文化属性”能看懂的人,才知道为什么多数人平凡!
什么是强势文化? 坦白讲,这是一篇猛文! 但能看懂的人一定不多! 人这辈子有三大本领需要掌握: 一是人性,二是规律,三是文化属性. 规律是天道,文化属性是地道,人性是人道,它们的合力就是天机. 一个人 ...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从天文学着眼,看古代神权观念与思想统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这句话引自唐代名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名言,讲的是,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其根部,因为根深方能使枝叶 ...
-
品读千年文化 360度看大雁塔(下) ——西安行系列(5)
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代修建的佛教寺塔,最初五层,后有数次修建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大雁塔是最早.规模 ...
-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知识(看熟这些,文言文,做题不懵逼!)
一 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 ...
-
阿米巴经营与组织隐士文化—“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百二十七
阿米巴经营与组织隐士文化 刘秀在将要平定天下的时候,就广召天下人才.有一个人叫周党,太原人.刘秀召了他三次才慢悠悠地过来.而且见了刘秀后就说他自己是一个山野村夫,不懂政事,请放还乡里. 博士范升进谏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