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饮食调养篇 | 六道食方增强免疫力、不感冒!

秋分之后,秋意越来越深,气候慢慢变凉,秋燥也越来越明显,而寒凉与秋燥之气会对「肺」造成伤害,此时容易出现呼吸道、支气管方面的疾病。
因此,秋天不宜吃辣的食物,因为燥邪伤肺气,容易损及津液、及体内的全部水分,使得鼻子及皮肤都干燥而粗糙、咽喉容易口渴,此时再吃辣的食物,会让身体的津液流失更严重。
秋季饮食法则: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多食银耳、百合、芝麻、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多吃苹果、山楂、水梨等酸味食品。平时容易上火的人,更要注意避免多食葱、姜、蒜、韭菜等辛味食材。
多食酸收敛肺气
多食白色食物润肠润肺
秋天饮食应以温食为主,少吃寒凉的食物,因为温食对肺和胃都有养护作用,凉食则易伤肺和胃。
●山药:富含黏液的山药,是补津液、健脾养胃的好食材。此外,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可促进吸收和消化。(霜降之后的山药口感更佳,营养成分更充足,敬请期待哦)

●百合和银耳∶很多人在干燥的秋季会出现口干、咳嗽的症状,吃些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食物很有必要,例如银耳或百合,它味道清香,可以用来煲汤、煮粥、做菜等。

●水梨:水梨也是秋天当季食材,具有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作用,可以保护肺部及气管,适合燥咳患者。
●蜂蜜:秋季天气非常干燥,身体很容易缺水。蜂蜜具有滋养身体的作用,能够滋养润肺。在秋日的早晨喝一杯温的蜂蜜水是有好处,有血糖问题的人则不宜多喝。

●甘蔗:甘蔗具有丰富的水分与糖分,含有杂生素B2、杂生素B离生素C等,除了能够生津止渴,还因含有多种有机酸,可促进肠道消化。不过因为甘蔗比较凉,本身肠胃不好、容易腹泻者,建议可和姜一起烹调。
●芝麻:芝麻因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脂肪、钙和磷等微量元素,有滋润皮肤的特点,特别适合因为津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

●莲子:莲子味甘、涩、性平。以中医的角度来看,莲子与脾、肾、心三者的真气有关。特别在秋燥之时,因秋燥属虚火,在秋天吃莲子可补脾止泻、降虚火,亦有安神养心的作用。
●柚子:秋冬季节很多人会出现痰多咳嗽的情况,柚皮刚好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搭配川贝效果更好(作法:将柚皮洗净后剥去内层的白瓤,将皮切碎,加川贝母与适量蜂蜜入锅蒸烂即可)。

3道食方润肺止咳
舒缓秋季不适
●川贝百合润肺茶
材料:川贝10克、百合20克。
作法∶将材料用500cc的水煮沸后,以小火续煮10分钟,放温即可饮用。
功效∶百合润肺止咳,缓解秋冬季燥咳。而川贝清热润肺,适合肺燥热咳嗽。

●桑菊枇杷茶
材料:桑叶15克、菊花20克、枇杷叶20克。
作法:将所有食材洗净,置入锅中,以1000cc水炖煮即可。
功效:桑菊枇杷茶可以清肺润燥,治疗及预防秋季感冒,疏散风热、润肺止咳。
●雪梨杏仁银耳水
材料:雪梨1个、杏仁3钱、银耳半个、冰糖适量
作法:将雪梨洗净、去皮去芯后,与杏仁、银耳放入锅中,倒入水(约梨的3倍)外锅2杯水,再依个人喜好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滋阴润燥、润肺止干咳,但若是因为受寒、体质虚而出现的寒性感冒,则不宜多喝。

好粥好汤
增强免疫力防感冒
●元气鸡汤
材料:土鸡1只、玉竹5钱、沙参5钱、门冬5钱、盐巴适量
作法:
1.土鸡剁块氽烫备用所有中药材切细备用。
2.放入电锅内锅中,加水至8分满,外锅1杯水。
3.煮到鸡肉软烂之后,加点盐巴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这道鸡汤有补益的作用,麦门冬可治燥针对有干咳、热咳皆宜;沙参则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预防支气管、呼吸道疾病的感染。

●山药薏仁芡实粥
材料:薏仁10克、山药10克、芡实10克、白米100克、青葱1把、盐巴适量。
作法:
1.将山药洗净切块青葱切碎备用;
2.将薏仁、山药、芡实、白米加水熬成粥;
3.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巴,撒上些许青葱即可。
功效:此粥可补充气血,调和脾胃。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涩敛之功能;薏米则能健脾清肺;芡实具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收敛等作用。
●四神汤
材料:莲子10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芡实10克、排骨300克(也可用猪肚代替)、米酒少许、盐巴少许。
作法
1.排骨汆烫备用;
2.将所有食材置入锅中,水倒入1000cc、外锅2杯水;
3.所有食材软烂时,加入些许米酒与盐巴调味即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