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的进步,将取决于人类还是AI ?
相关推荐
-
不一样的空间维度认知(连载之十二)
明白了政治不是哲学思想革命的真正终极指向,便不难理解,不同分支文明体之间的潜在竞争关系本质,实际更多是本体认知水平的较量,这样大家就更容易理解,那些极端落后的文明存在的本体认知为什么都极端保守于有神论 ...
-
哲学假死困局的破解(连载二十五)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现代人虽然言必称逻辑,但实际却一不知逻辑的本质即人的主观存在本体,二不知逻辑的运作的机理上具有明确的主客观一致性,这就是人类文明至今仍处于不能自圆其说的局限状态的逻辑内因. 哲学常识 ...
-
人的一致性认知架构(627字)
通过哲学常识化转向思考,当我发现人的认识论视角先天内涵整体一致性认知架构之后,基于强制性的终极自圆其说追求,我就进一步发现,这个整体一致性认知架构既属于认识论视角,又属于方法论视角,因为在人的显意识理 ...
-
专业哲学需要通过本体论创新自证清白——修改版,增幅在50%
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认为,正因为人类的集体逻辑天花板未破,所以在一致性无法终极自圆其说状态之下,人类文明在进步中同时衍生了种类繁多的专业壁垒待解,是谓充满局限的人类文明,因此透过一切文明局限与人的自圆其 ...
-
闭合哲学开放性的机缘(连载之二十三)
从主客观一致性的角度,如今的人类文明,因为科技的日新月异,人所能享受的与物质文明配套的物理自由已经远超精神文明所能提供的思想自由,这意味着,人类文明已然发展到即将走向终极主观成熟的变局的关键临界时刻, ...
-
思维的极限:科学的进步将取决于人类思维还是机器驱动?
科学事业中正出现分歧.一方面是人类的思维,这是我们物种所珍视的每一个故事.理论和解释的源头.另一方面是机器,这些机器的算法具有惊人的预测能力,但其内部工作方式对于观察者来说却完全不透明.当我们人类努力 ...
-
华夏文明源头与人类文明进程:阐述未来科学,宇宙波力量,供参考
导语:前面篇文字阐述了华夏文明源头众多证据指向泯江流域的川西地区,没估计到今日头条上兴趣大.找来探讨宇宙波频率科学的网友还挺多,因精力有限,已到不惑之年,不方便近日找来加了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个朋友 ...
-
分苹果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孩子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
家庭教育对孩子而言至关重要,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从小就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而父母的教导则是孩子的前行路上的最大助推力. 以前听过一个关于犯人和成功人士小时候他们的母亲为他们分苹果的事. 犯人小的时候,妈妈问 ...
-
数学中的瑰宝——拓扑,抽象难懂但非常有用,将是未来科学的基础
当我本科学习拓扑学的时候,我总是发现很难回答这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拓扑学到底是什么? 网上有很多答案,但我从来没有真正满足于任何解释.如果你在网上搜索拓扑,那么你可能会遇到一个面包圈变成咖啡杯的动画. ...
-
学霸,如何才能成为未来科学领军人才?
志愿君获悉,2月5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在首批(2019年度)遴选建设104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基础上,新增95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教育部实施基 ...
-
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获奖者中,清华教授最多,山东大学校友最多
2020届未来科学奖揭晓. 未来科学奖是2016年设立的,是我国民间单项奖金最高的科学奖.原先是所有奖项里面最高,2018年国家最高科技奖把奖金提高了800万元,未来科学奖金就不如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奖金 ...
-
如何科学地延长寿命?人类能活到100岁吗?
如何科学地延长寿命?人类能活到100岁吗?
-
2020 未来科学大奖揭晓,96 岁王振义院士获奖感言:我忧愁的是,年轻人跟上来的不够
9 月 6 日,2020 未来科学大奖今日在北京揭晓.其中,"生命科学奖"花落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亭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王振义教授. (来源:2020未来科学大会) ...
-
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