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诗经》课堂 ||《唐风·绸缪》/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第631期)

天语说:
唐国是周成王的弟叔虞的封地 ,统治区大至包括今山西的太原以南沿汾水流域一带的地方。此地民风淳朴,歌谣数量众多,表达男女情感的诗歌大多真诚,热烈、素朴。
解析/闻天语
诵读/薛红
编辑/清慧
闻天语讲诗经:
据史书记载,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为列国诸侯,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最多,有53个,这就是中国封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来。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国,姬姓之国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而在姬姓之国中,属于文王诸子的有十六国;属于武王之子的有四国;属于周公后裔的有六国。这些封国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内的采邑。它们广泛地分布在中原地区内,与众多的旧国错杂在一起,这就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唐国是周成王的弟叔虞的封地 ,统治区大至包括今山西的太原以南沿汾水流域一带的地方。此地民风淳朴,歌谣数量众多,表达男女情感的诗歌大多真诚,热烈、素朴。
故事发生在唐国的一个小山村的傍晚时分,尽管时至黄昏,但村子里却是火光通明,焰火高腾。大家欢欢喜喜地聚在一起唱着歌,等待着新郎迎亲队伍的归来,随着火龙般的迎亲队伍的归来,唢呐声也渐行渐近,当队伍行到门前,司仪大声地说:迎新娘入堂!新郎对新妇一揖,请她进门。到正堂前,新郎又揖新妇请入。二人用红巾相牵,缓缓走进正堂.执匕人(厨师)早已准备好同牢宴,新人入堂后,即可上菜。伴郎伴娘上前收下红巾,新妇进入正堂时后,赞者撤掉酒尊的盖巾,以勺取玄酒(水)三次注于尊中,把剩余的水泼在堂下两阶之间。把勺子放置于桌上。昏暗的新房内绣花的绸缎被面上居然铺着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早生贵子”之意,竟铺成了一圈圈的心形。娇艳的新娘含羞坐在床边,只见她芳菲妩媚,桃腮杏面。村里的人们兴致勃勃参加婚礼,其中有一个小伙子看到这么美丽的新娘,打趣的问新郎:“今夜究竟是哪夜?让我见着如此美妙的人儿?要问你啊要问你,应该怎么对待这美丽的人儿?”说着说着他们便围着新郎新娘唱了起来。欢笑声,嬉闹声在村子里荡漾,我们的行人正好行至此处,听到这令人愉悦的歌声,赶紧用笔记下了美好的瞬间,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唐风·绸缪》。

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注释:
(1)绸(chóu)缪(móu):缠绕,捆束。犹缠绵也。
(2)束薪:喻夫妇同心,情意缠绵。后成为婚姻礼。 薪:《诗经》中大部分关于男女婚事常言及“薪”,如《汉广》“翘翘错薪”,《南山》“析薪如之何”。
(3)三星:即参星,主要由三颗星组成。原指明亮而接近的三颗星,也指福星、禄星、寿星三个神仙。指有福、禄、有寿,命运好。
(4)良人:良人是指古时夫妻互称为良人,后多用于妻子称丈夫;丈夫,指新郎。这里指新娘。
(5)子兮:你呀。 子兮子兮:作者感动自呼之辞。
(6)刍:喂牲口的青草。
(7)隅(yú):指东南角。
(8)邂逅:解,悦也。这里用这名词,原意男女和合爱悦,这里指志趣相投的人。
(9)楚:荆条。
(10)在户:指当门而见。户:门。
(11)粲(càn):漂亮的人,指新娘。

译文:
一把柴火捆得紧,抬头望见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哪夜?让我见着如此美妙的人儿?要问你啊要问你,应该怎么对待这美丽的人儿?
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对房门。今夜究竟是哪夜?遇这良辰真快活。要问你啊要问你,看着这心爱的人儿良辰怎么过?
一束荆条紧紧缠,天边三星照在门。今夜究竟是哪夜?和这美人来相见。要问你啊要问你,把这美人儿怎么办?

天语赏析:
在历代诗词中不乏表现男女相见时互生爱慕的纯美意象,但在《诗经》绸缪中却是用来描写男女相见时的心情的,在古诗词中所见不多,此诗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结婚当天前来恭贺的人闹新房时唱的歌,另一种说法是六这是一首有情男女在夜晚邂逅时的欢喜之作。从诗中的各种意象来看,笔者认为这是一首新婚之夜缠绵与喜悦之诗。是贺婚者闹新房时唱的歌。每章头两句是起兴, 诗人借洞房花烛夜的欢愉之情,表达出了男女之间非常温馨、甜蜜的情爱。
“薪”指柴火,“楚”也是指柴火。所谓 “束薪”、“束刍”、“束楚”实际上反映了上古婚姻的“亲迎”之礼和“燎炬”之俗。在古代的唐地迎亲的风俗中,有两个环节:一是亲迎,一是燎炬,都需要点燃柴草,为照明和庆贺。把柴草捆的更紧一些,是为了燃烧时火焰旺盛,升腾更高,这些都是要提前准备的。古代娶妻之礼,经昏为期;周礼因袭旧俗。在婚礼的过程中,除了新郎和迎亲的队伍要打着火把,还要在自家的庭院中燃起篝火,火光通明,众人聚而欢之,尽显喜庆气氛。

首章为女性伴舞之女声部合唱的“戏新妇”之辞,次章为男女集体伴舞之男女二声部大合唱的“戏新夫妇”之辞,卒章为男性伴舞之男声部合唱的“戏新夫”之辞,全诗构成了一部多声部、多角色的爱情交响曲,成为后 世“闹新房”诗歌之祖。
所谓“三星”即“参宿”,为晋人观天象以计时序之辰星,诗人正是通过“三星在天”乃始见于东方;“三星在隅”夜久而东南隅;“三星在户”户必南出,时已至夜半。三章合起来,可推知婚礼的延续时间,时间由黄昏而深夜之移,极力渲染“闹新房”场面之盛。
后四句是则是闹洞房的人以玩笑的话来调侃这对新婚夫妇:“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粲者)。子兮子兮,如此良人(粲者)何!”这四句的发问者就是闹洞房的人调侃祝之语了:故意打趣地问他或她在这千金一刻的良宵,见着自己的心上人,将是如何亲昵对方,尽情享受这幸福的初婚的欢乐。其中特别是“今夕何夕”之问,含蓄而俏皮,表现出由于一时惊喜,竟至忘乎所以,连日子也记不起的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对后世影响颇大,诗人往往借以表达突如其来的欢愉之情,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情爱。语言活脱风趣,极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每小节的后四句颇值得玩味,诗人以平淡之语,写常见之事,抒普通之情,却使人感到神情逼真,似乎身临其境,亲见其人,领受到闹新房的欢乐滋味,见到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丽的新娘,以及陶醉于幸福之中几至忘乎所以的新郎。这充分显示了民间诗人的创造力。 让闹洞房的欢愉场面跃然于纸上,使读者读时不尽宛然而笑。此时此景古今同矣。

天语小诗:
爱的誓言
/闻天语
在我成熟的发间
插上你许下的诺言
我会把
漂流一生的思念
化作一缕微风
每日每日
萦绕在你的窗前
为你日夜吟唱
这千年的爱恋
只因欣赏你眸间的温情
让彼此的心田
成双的脚印
伸向很远很远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闻天语,原名薛鹏飞,《美丽八点半》特邀作家。
生于70年代,曾在《女友》、西安门户网站《古城热线》做过编辑。在《西安日报》,《女友》《劳动者》《大红鹰》等相关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若干。
闻天语自语:余自出校门后,匆匆只为生计奔忙,不知日月为几何,忽惊两鬓萧疏,方感已然不惑,今凉风飒至,年关将至,可叹虚度岁月,甚慕草鞋芒杖,蒲团袈裟,对长松修竹,听鸟鸣溪流,阅两行《金刚》 ,吟数句《心经》岂不快哉!
诵读者简介:薛红:网名:百灵、佰聆,《美丽八点半》朗诵者团队成员。
陕西西安人,喜欢音乐和文学,尤其爱好中国古典文学,痴迷于朗诵艺术。在《美丽的原创生活》平台上,与诗人闻天语共同开办有周日学诗经专栏。在“喜马拉雅FM”上有《薛红读诗经》、《薛红读论语》、《中国古典美文诵读》、《个人朗诵》等9个专辑,有朗诵作品三百多个。曾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夏青杯”朗诵大赛陕西赛区(成人组)二等奖;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夏青杯”朗诵大赛成人朗诵组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