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相关推荐
-
入选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破壁灵芝孢子粉发展跨入“高速路”
打破了制度束缚后,保健食品中破壁灵芝孢子粉产品能否迎来"喷发"式发展?日前,在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南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闽产中药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推进会上,专家表示 ...
-
可改善睡眠的食药资源
据WHO的调查显示,全球约27%的人口存在睡眠障碍,我国成年人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8.2%,睡眠障碍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 中医实践中常运用天然药材,或与日常食物进行复方制备后食用以改善睡眠. ...
-
2002-2018年年间药食两用中药材名单汇总
汇总2002年至2018年间,药食两用中药材,以备参考. 2002年,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 丁香.八角 ...
-
如何改善睡眠障碍?不要再吃安眠药了!
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导致睡眠障碍相关流行性疾病的发生率日益增高,<2018中国睡眠质量报告>指出我国83.81%受访者存在睡眠困扰,其中入睡困难占25.83%,浅睡眠占26.49%. ...
-
药食同源的源流内涵及定义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养生保健在中国成为新风尚.与此同时,药食同源一词逐渐广为人知,与其相关的研究论述亦越来越多.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 ...
-
营养健康食品菟丝子被收录于中医药膳标准药食同源
营养健康食品菟丝子被收录于中医药膳标准药食同源
-
什么是药食同源食品?
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体规定,下面是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土人参(人参菜 ...
-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水寒:中药材原料非药用开发中的七个方向、三个问题和发展策略
一.中药材的传承与发展概况 张水寒首先从中药的历史传承.现代标准与规范收录情况.市场环境.产业现状等对中药材的传承与发展概况进行回顾和梳理,提出药食同源中药在现代中药发展中受到广泛关注. 1.中药的历 ...
-
87个药食同源的中药品种功效汇总!建议收藏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有部分食物,即可当食物来果腹充饥,有可以当做药物来治疗疾病.--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基础思想. 然而也有很多人,因为食物和药物不分,食用自然采摘的植物而中毒的例 ...
-
中医馆怎样做药食同源的产品吗?
容大中医杨院长 今天想聊聊中医产品,首先抛出三个问题: 1.你是想做中药还是做药食同源类的产品? 2.你的资源和能力能做哪个领域的产品? 3.你的认知水准如何? 我们很多中医馆认为中医有很多好产品,都 ...
-
药食同源的清热解毒茶,感冒嗓子痛就喝它,孩子也能用
来源:罗定市中医院 春末夏初因为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感冒的人很多,嗓子疼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是正邪激烈斗争的结果,当热毒积聚在咽喉部,就会引发咽喉肿痛. 准确来说,咽和喉分为两个部分.喉在下部,位置 ...
-
这种草历史悠久,还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本草纲目>记载:"其叶腥气,故俗称鱼腥草."鱼腥草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越国碰上罕见的荒年,老百姓靠着这小小的野菜度过了难关.唐朝诗人杜牧在安徽宣 ...
-
夏天祛湿第一物是它,既祛湿,还健脾养肝,药食同源的好食材
夏天祛湿第一物是它,药食同源的好食材,既祛湿,还健脾养肝 夏天到了,温度升高,雨水增多,空气里的湿度就会比较高,这个时候人体经常会出现头晕昏重.心烦沉闷,疲惫困乏.四肢酸软.食欲减退,精神状态不好等现 ...
-
药食同源的长命菜——马齿苋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高珊珊 关于马齿苋的传说有很多,马齿苋的药名可见于<本草经集注>,其叶子有如马齿状且具有滑利性,所以被称作马齿苋.马齿苋的叶.梗.花.根.子分 ...
-
注意!药食同源的“桔梗”,也有副作用,这些要知道
作者: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潘会君 桔梗是药食同源中药,在东北地区常被腌制为咸菜,在朝鲜半岛常被用来制作泡菜,其美味可以在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买到.桔梗不愧为美味的食材,同时还是宣肺 ...
-
五月食青翠,这些药食同源的野菜佳肴你知道吗?
近年来, 吃野菜作为一种"返璞归真"的饮食方式, 广受大众喜爱. 很多野菜也是药食同源的中药, 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野菜的食用方式其实很有讲究,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吃& ...
-
蒲公英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除了有部分营养价值外,其食用禁忌也不能忽视
提起蒲公英,或许很多朋友对它更多的认识是餐桌上的野菜美食.可我想说,除了美食,它还有不小的药用价值. 蒲公英俗名婆婆丁,是菊科植物蒲公英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它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既然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