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八章耳诊 第三节 耳廓的脏腑分属
相关推荐
-
耳针疗法笔记(二)
耳廓的表面最外层叫耳轮,耳轮包括耳廓前区的游离部分,耳轮的内侧上部肥大的地方叫耳轮结节,耳轮尾向下沉于耳垂的部分(见下图) 耳轮脚 对耳轮与耳轮相对,由对耳轮体和对耳轮上角和对耳轮下角三部分组成 对耳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八章耳诊 第一节 耳诊的理论依据
耳是人体重要的信息接收站,前人称为"采听宫",耳是人体信息的窗口,也是人体脏腑重要的外相.耳为人体宗脉之所聚,故<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qu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八章耳诊 第二节 耳廓的形态
耳廓分前外侧面和后内侧面. 一.前外侧面 图8-1 耳廓前外侧面图 1.耳轮为耳廓周缘向前卷曲部分. 2.耳轮脚为耳轮在外耳道口上缘伸入耳甲内的横行堤状隆起. 3.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八章耳诊 第四节 耳穴视诊法
耳穴视诊是通过对耳廓及耳穴区皮肤进行细微观察,以其病理形态诊断疾病的方法. 一.视诊的准备 耳穴视诊时要求诊室采光充足,室温适宜,环境安静,并充分暴露检查部位.诊前注意不要用力擦洗耳廓,以免引起血管扩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八章耳诊 第五节 耳穴触诊法
如前所述,当机体某部位或某脏腑发生病理变化时,其信息可以通过经络达于体表--相应部位耳穴出现压痛.利用耳穴压痛信息了解机体状况,是耳穴诊断的基本方法.探查压痛点的方法一般采用触压法,即用耳穴探棒或火柴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八章耳诊 第六节 耳穴染色法
耳穴染色法是用一种对人体无害.无腐蚀的染色液涂耳廓,由于阳性反应区与周围皮肤和耳穴对染料亲和力的不同,患病脏腑的相应耳穴被染成紫色,而无关穴位和周围皮肤则不着色.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诊断疾病,还可用于健康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八章耳诊 第七节 耳穴电测法
一.耳穴电测法基本原理 前面我们在介绍耳穴诊疗法的原理中,曾谈到人体是一个最高级.最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各部分之间互相联系.制约.在正常情况下,由机体调节系统自行协调.平衡,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十章脐诊 第三节 脐部色诊
脐部色诊,主要观察脐部色泽的变化来判断机体内脏的病理变化.一般脐部的色泽改变,多提示内脏寒热的变化. 1.脐色白脐色瘕白无光泽,反映肺气虚.心阳不足.血虚,临床可见气促心悸.头晕乏力.虚浮食少.唇甲苍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九章腹诊 第三节 腹部经穴诊病
脏腑在腹部的募穴,常被选作为相应脏腑在腹外定位之用.如中脘与胃,其左为胃体,右为胃窦.幽门(在中脘与右梁门之间),右日月与胆,右期门与肝,左章门与脾.其它如巨阙与胆管,天枢与小肠,大横.腹结与结肠,归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二章面诊 第三节 面部色诊法
面部色诊,主要是通过望诊来观察面部各部位的色泽变化,了解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面色是脏腑气血的外观,也是疾病变化的反映.正常人的面色微黄而带红润,略有光泽,称为"常色".有病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