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第九篇:国产设备企业收入保持增长,并成为技术和市场的引领者

国内设备企业的竞争优势持续增强。2020年全球光伏设备行业销售收入48亿美元,同比下降4%,主要是受到产品价格下滑的影响,尤其是海外光伏设备业务出现较大比例的下滑。Centrotherm、Manz、Singulus等海外设备商光伏业务均呈现较大幅度下滑。反观我国光伏设备企业在下游制造端持续扩产和大尺寸产线投资的拉动下,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纳入统计的25家光伏设备公司中,有21家在2020年实现了光伏设备销售收入的增长,产品涉及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25家企业平均营收增长率达到48.5%。2020年我国光伏设备产业规模超过280亿元,同比增长40%。
国产设备商将成为高效电池技术的新引领者。过去十年中,新的电池技术主要由国外机构提出,国外设备厂商首先开发设备然后引入国内。而从最新的TOPCon、HJT等高效电池技术产业化情况来看,国产设备供应商在中试环节就开始与电池片生产厂紧密合作,不断创新,成为技术和市场的引领者。在TOPCon电池技术方面,低压硼扩散、LPCVD、PECVD等关键设备均已经实现国产化,且成熟度高,GW级别设备的投资额较PERC仅增加20-30%;在异质结HJT电池技术方面,迈为、捷佳伟创等都在打造整线供应能力,并积极与下游电池生产企业合作,开展工艺验证工作,金辰也在布局HJT PECVD和TOPCon PECVD等光伏电池核心生产设备。可以预见,凭借价格与就近服务优势,国产设备厂商将在高效电池技术上引领行业发展。
反哺泛半导体领域发展。我国光伏设备业的发展得益于早期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积累的开发经验产生的对光伏行业的溢出效应。而随着我国光伏设备国产化水平的日益提升和技术的日趋成熟,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复杂国际形势下,我国光伏设备企业也在探索进入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为代表的泛半导体领域,并有望反哺泛半导体装备业的发展,成为突破我国半导体装备业卡脖子环节的新生力量。如晶盛机电在8-12英寸半导体大硅片设备领域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和研发投入,8英寸半导体长晶设备及加工设备已实现批量销售,12英寸长晶设备、研磨和抛光设备已通过客户验证并实现销售;迈为进入OLED面板激光设备领域,2020年公司首台OLED面板激光设备已经通过客户正式验收;捷佳伟创也正探索将业务拓展至半导体清洗设备及炉管类设备LED、OLED等泛半导体设备领域;奥特维正开发半导体封装设备引线键合机;微导ALD设备在集成电路领域的设备样机已开发完成,并实现了Al2O3、HfO2、ZrO2、TiO2、ZnO、Ta2O5、SiO2、TiN等多种关键工艺材料的薄膜沉积验证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全球/我国光伏设备发展相关数据及“产业规模”、“产业发展特点”、“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发展现状”、“高效电池生产设备专篇”等,请联系协会购买《2020-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纸质版。联系方式:秘书处办公室王丽丽 010-6820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