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年轻教师谈专业成长:寻找那棵属于自己的小树苗

莫源秋:

每人在学术上都要种树——小树变成大树,大树又分成小树——一棵树就是一个方向,就是一个领域,小树经过不断丰富就会成为大树。点点思路→论文→系列论文→出书

莫源秋:

这就是学术成长的内在逻辑

莫源秋:

许多人搞学术研究,连自己的树苗都还没有找到

W:

我连树都没种直

莫源秋:

我的学术大树是幼儿心理卫生,这颗大树成长到一定程度后,逐渐伸向其它领域,结出心理卫生视野里的其它的果:教师专业素养,幼儿园课程,幼儿教师教育,幼儿教师管理……

W:

枝叶繁茂,硕果累累

H:

李玫瑾的观点很犀利

莫源秋:

听了李的讲座,感觉我们学前教育没有那么科学

莫源秋:

学前教育业内,大家都是在谈自己的感觉,感受,而绝大多数是不科学的——没有科学依据

H:

她的视角和我们不一祥,倒着推出来了的

莫源秋:

学术研究过程:找树苗(领域或方向)-呵护树苗长大,枝繁叶茂-老树苗又长出新树苗……

H:

好形象

莫源秋:

一棵小树苗是研究方向,研究的灵感;大树是论文;小树林是论著;大树林就是学术研究的系列丛书。

莫源秋:

感觉这样比喻可以

莫源秋:

我们要做的是寻找小树苗,促进小树苗枝繁叶茂,营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小树木,然后慢慢成就属于自己大树林。

莫源秋:

年轻时是找树苗,建构自己的树林的好时机

H:

莫老师要退休了吗?

H:

感觉莫老师还很年轻啊

莫源秋:

时间到就退。2025

W:

争取2025年前,能有一棵小树苗🌱

莫源秋:

专业成长要有一个恒定的方向。

莫源秋:

专业学科老师,一定要上几轮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这是成长的基础,以教学带动自己的知识的积累。

W:

我只上学前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就好了

莫源秋:

三学是基础

莫源秋:

我觉得很遗憾,我一直没有上过卫生学

莫源秋:

所以这方面知识非常欠缺

Z:

莫老师,可以安排你上上早教的卫生

Z:

要么

莫源秋:

不要

莫源秋:

如果十年前可以考虑

W:

@莫源秋莫老师,我诚挚邀请您带领我们团队重温一下学前心理学,好吗?

W:

上了10年了,愈发感觉自己不会上了。

莫源秋:

走在前沿的诀窍:穷尽知网相关内容,多看,多听有批判精神的学者的主张

W:

一提前沿,就被说成不了解学生,讲得太深奥

莫源秋:

大家专业发展别被学生拖累了

W:

是说被听课的领导

莫源秋:

校内教学和自己专业成长不是完全 一回事

莫源秋:

架构自己庞大知识体系——有深度,有广度,选择适合我们学生需要的内容来教学。

W:

感谢莫老师默默分享,群里每位老师都在为系部贡献着,流着辛勤的汗水......

莫源秋:

没有做什么

莫源秋:

除了分享, 大家可以发起一些话题讨论

W:

忙得不像个人了

暂时没有热情

W:

这只是我个人状态

也不知道大家如何

W:

下周交完自评报告第二稿,可以吗

莫源秋:

只是建议

W:

总是您在分享,做我们的引路人

而我还在原地打转,我也感觉不好意思呐

H:

一起讨论思维可以碰撞一下

H:

住完产假脑子有点生锈了

莫源秋:

大家记得找自己学术根苗,准备种树,然后不断丰富其养料,让其长成独具特色的参天大树。

W:

您这是期盼,也是鼓励。谢谢

莫源秋:

一篇论文就像一棵树。主要论点是树的主干,同行评估树是否成材,材质高低,材料大小,看主干。

就学术价值而言,实证材料和分析是主根;就现实市场价值而言,解渴得体的文献综述是主根。两个价值的契合度是衡量学术界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

逻辑论证是主枝,分析结果的呈示是细枝,文字选择是树叶。

这是静态描绘论文,写论文是动态的生长,从种子开始,从细小开始。每天写几个小时,树就每天长一点。连续几天不写,树就可能萎靡,甚至干枯。天天写,因为不可能一气呵成;天天改,因为不可能一次改妥。

写作修改论文的过程,类似理解艺术品的过程。区别在于,写作是创作,理解是再创作。

伽德默尔说:“解释学的一条规则是,理解整体,必须从细节出发;理解细节,必须从整体出发。这里存在的是一种循环关系,理解是个运动过程,总是从整体到局部,又从局部回到整体。理解,就是在类似绕圈子的循环过程中生成完整统一的意义。”

00:31

伽德默尔这段话说透了理解过程。把“理解”替换成“写作”,就明白了写作过程。

莫源秋:

人家说得有道理

H:

确实确实这样

莫源秋:

李玫瑾教授认为:

“孩子的品性和对生活的态度,往往取决于生命最初的那几个月、那几个年头。

这是人最弱小的时期,父母的每一次温柔回应,都会给孩子带来最深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心理学把这种亲密的情感联结称为“依恋”。

“依恋”的出现,是一生有效的“心理资本”。

莫源秋:

李玫瑾教授的犯罪心理学视角值得大家关注

莫源秋:

网上有许多她的讲座

莫源秋:

她的理论体系和我们学前教育这一套体系完全不同

莫源秋:

大家去看,去听,可打开我们的视野

W:

是挺好的

但总觉得有些辜负了莫老师的引领

莫源秋:

许多人工作十多年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的树苗,平时进行的所谓研究只是去偷偷剪人家的点滴枝叶。

学术的树应该是一棵榕树:由小变大,枝条由疏到密,树枝长到一种程度又长出根须,然后落地生根……

你没有富有生命力的学术树,整天靠剪人枝叶来卖弄自己,装点自己,可是终究这些被剪来的枝叶是没有生命力的!!

学术成长之路:一是,寻找有生命力的学术小树苗(灵感、研究方向);二是,精心护理小树苗,让其根系发达,树杆粗壮(收集资料,形成论文);三是,建构自己的学术小树林(多篇系列论文,足够多时成书);四是,建构自己学术大树木(形成自己庞杂的学术认知体系和思维方式。)

祝大家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学术小树苗!!

(0)

相关推荐

  • 农村俗语“冬前栽树来年看,来年多长一尺半”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今天邻居大叔把他家沿河的田埂都挖上了坑,准备过两天买了树苗种树.明天不就是立冬了吗,冬天来了种树还容易成活吗?难道不怕天气太冷,把树苗冻坏了吗?带着这些疑问,我问了大叔原因.大叔笑着说,虽然每年的最佳 ...

  • 康语教育:春暖花开 这些活动让孩子出门踏青更有趣

    作为有着多年帮助孤独症(也曾"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工作的康语教育表示,随着春季的到来,许多家长开始带着孩子出门踏青赏景,康语教育在此向各位家长分享春季星儿户外活动推荐. 康语教育( ...

  • 许愿树_汪禹

    本文发表在2008年4月的<新作文>杂志 许愿树 鄂州市明塘小学五(1)班 汪禹 有一天,快乐星球的多面体做了一棵神奇的小树苗,它为什么神奇呢?因为它一栽种在土里,就会长成大树结果子,每拿 ...

  • 爱他,就为他种下一棵树

    窗外送来阵阵槐香,最美人间四月天,这四月之美,相当一部分属于槐香. 进出小区,总要抬头看看门口左侧那棵一人难以合抱的洋槐树,它粗壮的树干,在一人多高处,婉转的分为三枝,这三枝伸向更高更远处,整个树冠便 ...

  • ‌满园银杏染深秋

    2020年10月31日,天气晴朗,父亲带我们回老家去赏银杏叶. 老家的秋天,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绵延的群山依然翠绿袈裟,山坳处扎眼的黄色,星星点点,好像被细雨淋过的水彩画,混在一起的颜色顺着画布轻轻流淌 ...

  • 怪树!怪树!第一次见,开眼界了

    怪树!怪树!第一次见,开眼界了 呆萌可爱的雅辰 2020-12-15 沉睡的少女,太不可思议了 不曾听说过还有五指树 不曾见过如此精美巨大的仙人掌 树干竟然长出了一双腿 还有人贴心地为它穿上了鞋 这么 ...

  • 白杨树的悄悄话儿

    冬去春来,叶落叶生,我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已经有八年时光.八年来,是那家父子四人让我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洒下浓浓树荫. 清晰地记得,八年前的初春,空气中还带着丝丝寒意,在我被栽种前脚下 ...

  • 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要过好“五关”

    新课程的实施中,人们愈加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而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发展过程.我们认为,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要过好以下"五关". &qu ...

  • 浅谈如何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摘 要]要想让幼儿进步和成长,首先必须以教师的进步和成长为前提,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从本园的实际.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尊重教师的主体性,采取多渠道.多方位发展教师的专业技能,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开展 ...

  • 李展飞——《从马斯洛需求理论谈教师的专业成长》

    路上,打腹稿的时候,把本文的题目拟定为<如何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细品一下,才发现,这个题目与我今天要写的内容大相径庭,恰恰是我要批判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 ...

  • 用写作点亮人生——谈教师的专业成长

    用写作点亮人生 --谈教师的专业成长 (2021002) 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方式应该有许多,比如通过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家庭教育.教育写作等等.今天主要谈一谈教师的教育写作. 通过教育写作能 ...

  • 成熟教师的专业成长: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课堂如何设计?

    从初任职时的一腔热血到如今的老成持重,任教于内蒙古包头市幸福南路小学教育联盟的高级教师张小丽年复一年地在教育岗位上探索尝试.2014年青山区班主任带头人.2015年包头市班主任带头人.2016年青山区 ...

  • (原创)研修随笔: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进行“自助式培训”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进行"自助式培训" --参加2017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全员远程研修随笔(一) 烟台莱州市玉皇中学.教育科研方法专题工作坊主持人  潘书 ...

  • 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12个关键支点

    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应该为了好课堂而不断塑造自己,教师的蜕变之路,必定是经历了教学的模仿.独立再到创新的过程,要真正实现教师自我生命的成长,还需靠近"高人",寻找成长的" ...

  • “互联网+”时代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育创新

    就教师专业发展而言,新技术.新理念短时间内扑面而来,教师们犹应接不暇.面向"互联网+"时代,教育需要如何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师又将如何面对教育的改变呢? "互联网+教 ...

  • 教师年度专业成长计划

    一.个人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教师自己要先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者,做学习型的教师,是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高品位要求的教育者.一个人要有进步,就务必有目标,有计划,这样才能不断朝着自我的方向前进.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