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格局在人
相关推荐
-
谁知片石多情甚
世界上有一种物体,藏于土里,隐于山中,人类不知道它们何时出现,也不知道它们何时灭亡.它们走过了漫长的历史,经历了地球的更替,吸收了日月的精华,所以缤纷瑰丽:它们具有自然性.矿物性.泥土性,所以丰富高雅 ...
-
赏石文化中的“形”与“意”
中国的赏石文化起源很早,但真正赋予文化内涵的赏石活动则兴起于唐代,虽然经过了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的膜拜.研究.推崇,到今天为止却好像仍困惑对于艺术品来说石头是什么,或者说石头到底是不是艺术品,石头的艺术性 ...
-
赏石境界,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 ◆ ◆ 赏石境界 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美石的唯一价值就是它的观赏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观赏石顾名思义,是用来观.用来赏的,也就是说它的价值是满足我们的视觉感官.所以,收藏石头的真正价值就是审美价值 ...
-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
谁知片石多情甚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 ︱胡建君︱ 开辟鸿蒙,天地始分,人们在安如磐石的大地之上休养生息,在高山峻岭之中筑巢而居,也拣用散落的石块打制琢磨成各种石钺.石斧.石刀.石杵等谋生工具,善莫大焉. ...
-
聼月赏石---,用"心"赏石的一种平静心态,一种忘我境界。是与心灵的对话,更是一种冥想式的雅趣。
看了就要关注我,喵呜~ 聼月老师藏石 听月诗 南宋 辛弃疾 听月楼头接太清, 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 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 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 吹落嫦娥笑语声 ...
-
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一)
我国赏石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赏石文化处于孕育发展期,仅有零星的自发赏石活动,不成系统,影响也不大.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文化.山水文化.美学思想都为赏石文化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终于在中晚 ...
-
群英荟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二))
接上篇: "群英"中有许多诗人,他们留下的赏石诗,是当时赏石文化活动的生动记录和第一手资料.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诗人.他和白居易是好友,一同欣赏过牛僧孺的奇石, ...
-
气象万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三))
接上篇: 贰 奇峰突起,景象万千-- 盛极一时的中晚唐赏石文化 1.赏石理论初步形成 从赏石诗文中可以看出,中晚唐已经初步形成了赏石理论. 第一,开始有了品评奇石的标准.中晚唐开始品评石种的优劣和 ...
-
以意相石——管窥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由“形”向“意”的心路历程
清初郑板桥曾在石画上题过一段文字,其中点到了米芾和苏东坡两位赏石大家的赏石观. "米元章(米芾)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东坡(苏轼)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干 ...
-
立夏赏石 || 文▪石 陈百库
立夏赏石 文▪石 | 陈百库 作者简介:陈百库,号百石屋主人,甘肃会宁籍,居金城从事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中国观赏石协会理事,中石协网专栏作家,甘肃省黄河石协会副会长,"大皮鞋赏石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