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道”

(0)

相关推荐

  •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无非存"天理灭人欲"的另外一个出发点而已- 那位说:不对啊,存天理灭人欲不是程朱理学追求的吗?你怎么能说阳明先生也存天理灭人欲呢? 其实:"存天理,灭人欲"不光 ...

  • 道德经

    ​<道德经>:跨过妄念这堵"墙",才能通达不惑的境界 国学书舍 10小时前 <道德经>:跨过妄念这堵"墙",才能通达不惑的境界 一. 世 ...

  • 《道德经》通读 第十一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十一章, ...

  • 浅论“道”与“术”的关系

    "道"一定是个好东西,不是有句话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可见这"道"不仅好,还值钱,更神奇!可是,这"道"到底是个什 ...

  • 浅论师比之道

    <礼记·礼运>中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 ...

  • 《浅论中医之道--按摩篇》浅机问答录(1)

    ***(此论所说,凡对佛法.中医.易学.武学.道学.儒学等诸学,熏习久深,已沾法味,有见地者,是为契机.初机学者,若观此论,有所疑惑,请诣明师,指证答疑.诸同道等,若有正论,笔者欢喜,一并领受.) 导 ...

  • 《浅论中医之道--按摩篇》浅机问答录(3)

    浅机问答录(3) 问:医之为道已久矣,而现世之人,多所病苦,日转增盛,末学敢问,何法可以究竟除却之?末世之中,多闻绝症,令人恐惧,病且难安,死离其所,诸等绝症,可有异法,以为对治? 师曰:世间之人,每 ...

  • 《浅论中医之道--按摩篇》浅机问答录(6)

    ​浅机问答录(6) 问:一切疾病,言皆可治,中医之法,何谓根本?现世医者,偏离经典,理体性相,多诸杂论,为破邪见,护持正见,请师慈悲,浅处开示,令诸初学,明医圭旨. 师曰:一切疾病,皆归于气,依理行法 ...

  • 《浅论中医之道--按摩篇》浅机问答录(10)

    浅机问答录(10) 问:弟子愚笨,闲暇之时,每有思忖,人之活着,究竟为何?然则百思,不得其解,师傅慈悲,请予开示. 师曰:汝今之疑问,如彼世人等,因无出世智,常于此生惑,忙碌有为时,其心未暂歇,但有闲 ...

  • 《浅论中医之道--按摩篇》浅机问答录(11)

    浅机问答录(11) 问:若人有念,欲得健康,及长寿命:或人有病,欲病转痊,何故不宜嗜食葱.蒜.韭菜,请师开示,以决众迷. 师曰:末法世中,多诸邪见,大多人等,信受邪论,见不真故,所作皆非.譬如常人,自 ...

  • 太 极 反 归 论 ——浅谈太极拳之道原理篇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愚公移山,旁边是这样题词的:"愚公是个不会搬家的倔老头!"其与众不同的意境,迥异于常规的思维,令人若有所思.它意味着对常规观念的挑战.对于具有惯性思维的人们,展示 ...

  • 浅议说诚道实

    说这个诚字原义是真实,诚实.她属中国古代哲学的自然观范畴,首先是思孟学派提出的.<中庸>指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