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0)

相关推荐

  •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无非存"天理灭人欲"的另外一个出发点而已- 那位说:不对啊,存天理灭人欲不是程朱理学追求的吗?你怎么能说阳明先生也存天理灭人欲呢? 其实:"存天理,灭人欲"不光 ...

  • 从 容

    据说,冯友兰晚年很喜欢程颢的<秋日偶成>: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我不知道冯先生是 ...

  • 周易程氏传研究概况

    "<周易程氏传>(以下简称"<程氏易传>")研究",是对北宋理学家程颐的易学著作,也是其唯一的哲学著作所做的一次较为系统.全面的探讨,目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近代哲学之四:曾国藩

    中国近代哲学之四: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一定影响的思想家,也是个毁誉悬殊的人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不能不受到人们的谴责和唾骂:但就其思想来说,在清末至辛亥以后都有一定影响 ...

  • 此人被古代儒生称为大圣人,写了一首小诗,存天理灭人欲为哪般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到宋代,产生了理学和心学两个发展方向,以程颐为代表的理学率先兴起. 程颐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是理学的奠基人,其思想主张影响后世上千年. 程颐曾写过一首诗,这首诗虽然算不上是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元代哲学:理学

    中国元代哲学:理学 理学发展到元,出现了有别于宋代理学的新特点. 元时期理学始于赵复,鼎兴于" 南吴北许".元灭宋后,蒙古贵族逐渐脱离了漠北的氈酪之风,开始了他们的封建化过程.这一 ...

  •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古人可以格物致知,今人也可以借物调情. 观沧海,可以知天地波澜之壮阔,阅云霞,可以体会卷书之悠闲. 在天地自然,云卷云舒,风来风往之中,不仅仅可 ...

  • 哈法红叶季(六):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 好个"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 诗词丨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邂逅最美诗词,品味人生百态 秋日偶成 宋·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译    ...

  • 诗词: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秋天,是一个萧瑟的季节. 曹丕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煜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在诗词中,萧瑟.荒凉.哀伤是秋天的主旋律 ...

  • 万物静观皆自得

    有些时候看故事,认为故事很苦涩,其实生活远比故事还要苦涩.有时候怀疑生活的喧嚣和煎熬真的难以让人忍受,那么生活何止是那些煎熬和喧嚣,要比那些煎熬和喧嚣复杂得多,所以有句话说:眼宽能容世间事,心宽可谅天 ...

  • 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静气,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不是放弃,不是观望,不是无奈,不是等待,而是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是冷静观察刻苦思索的过程,是镇定自如沉着应对的意志,是从容不迫永不言败的信念.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环 ...

  • 无事此心不空,有事此心不乱;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青陽道长 道教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国道教文化,道教的弘扬离不开您的支持与鼓励,福生无量天尊. 公众号 一.无事如有事 无事常如有事时, ...

  • 书法国画定制收藏《万物静观皆自得,为人有德天长佑》

    #国学新知识# 西安市雁塔区新超书画传播中心,书法定制国画收藏

  • 道德经妙解丨41 万物静观皆自得 莫向心外求

    41 万物静观皆自得 莫向心外求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