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术后病理提示有气道播散,更易发生转移?
相关推荐
-
肺癌的中医药治疗
原发性支气管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亦有源于腺体或肺泡上皮者.肺癌是世界各地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多数国家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在我国 ...
-
肺癌的一种特殊转移形式,有时会误诊为间质性肺炎,预后很差
我们知道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转移方式包括局部浸润.血性转移.淋巴道转移和种植转移. 肺癌有一种特殊转移方式,并不像血性转移那样直接通过血液循环在其他脏器"安营扎寨",也不像淋巴 ...
-
IA期肺腺癌伴气腔扩散的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比较
文献 前言 通过空气空间扩散(STAS)是肺癌侵袭的一种模式.STAS包括微乳头簇.实性.或单一细胞,这些细胞超越肿瘤边缘的存在和扩展到肺泡周围肺实质的空间.STAS是肺腺癌的预后因子.一些研究表明, ...
-
肺癌术后病理提示有微乳头成分,预后更不好?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新版肺肿瘤组织学分类,该分类系统将浸润性肺腺癌按照生长方式分为5型:附壁型.腺泡型.乳头型.微乳头型(新增).实体型(每2个高倍镜视野至少有5个癌细胞胞浆内有粘 ...
-
早期肺癌术后辅助的是与非:伦理?经济?用药时长?(完结篇)
2020年~2021年,注定是奥希替尼"开挂"的两年.4月27日,<I-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指南(2021版)>[1]在中华医学杂志正式发表,自此 ...
-
BRAF突变型早期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策略选择
作者 大乘 最近接到一个网友的咨询,询问携带BRAF突变的早期肺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 从术后的病理报告上看,病变侵犯脏层胸膜,T分期归为T2,N0,M0.依据AJCC肺癌分期(第8版),肿瘤分 ...
-
FDA:早期肺癌术后不必化疗,口服靶向药可降低80%复发风险
FDA已为奥西替尼(Tagrisso)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授予"优先评定"称号,用于治疗IB / II / IIIA期的EGFR突变的手术切除后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 ...
-
早期肺癌术后真的不需要化疗?早期肺腺癌为什么不需要化疗?
网上诊室一个患者上传了相关资料咨询,这个患者肺腺癌,病理分期IA3,没有明确复发危险因素,基因检测提示EGFR L858突变,到底要不要化疗或者靶向治疗,患者非常纠结,咨询了至少5家医院的不同专家.实 ...
-
Tecentriq泰圣奇辅助治疗早期肺癌术后显著延长患者生命
2021年03月,评估Tecentriq(泰圣奇,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结果公布.数据显示,所有群体中,在手术和化疗后,将Tecentriq用于辅助治疗时,与最佳支持护理(BSC)相 ...
-
白话肺“魔”(2020.11.29):早期肺癌术后需要吃靶向治疗药来控制或预防吗?
前言:随着CT扫描广泛应用于体检及常规住院检查,近些年来,查出了大量的肺结节,其中不乏是早期肺癌的许多病例,导致广大查出肺结节的朋友焦虑情绪严重,反复各家医院就诊.网络问诊,恐慌状态甚至大于比结节本身 ...
-
重磅!奥希替尼获批辅助治疗早期肺癌术后,大幅降低后期复发风险
2020年12月,美国FDA批准泰瑞沙(奥希替尼),作为一种辅助(术后)疗法,用于治疗已接受治愈目的的完全肿瘤切除术的早期(IB/II/IIIA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EGFRm)非小细胞肺癌(NS ...
-
早期肺癌术后复发风险评估,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势在必行!
肺癌早期的患者即使进行了根治性手术也存在复发风险,5年生存率只有30%-50%,近些年开始关注微小残留病灶(MRD)的问题,ctDNA可作为肿瘤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指标,有效的预测癌症患者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