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两感温病
相关推荐
-
「学术」浅析张仲景的三焦观
三焦首见于<黄帝内经>,有奇恒之府.三焦三部说等内涵,其中"三焦三部说"由清代医家吴鞠通发展为三焦辨证,开创了从三焦辨治温病的先河.<伤寒论>以三阴三阳辨证 ...
-
名医周慎斋详解名方——补中益气汤
周慎斋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他中年因病自习医学,潜心研究<内经>,私淑张元素.李东垣,参以刘河间,后又正于薛己之门,问难数月,豁然贯通.周氏精通脉学,擅长于内伤证的诊治.今天我们就跟随周慎斋 ...
-
【中医基础】(19)什么是人体的“三焦”呢?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
尚仙玄净:"为人子女者不懂中医为之不孝,为人父母者不懂中医为之不慈" 大家好,感恩大家准时来到这里,跟我们一起学习中医文化.那么今天这一节,将为大家分享的是五脏六腑中的最后一个-- ...
-
五、中医经典名句…………句句精华
41 .盖七情不损,则五劳不成.明.绮石 注释:七情内伤,直伤五脏,影响气机.如怒伤肝,思伤脾:怒则气上,思则气结等.故七情内伤日久,一则致五脏功能失调,其化生.藏精气功能减退,二则气机失调及血,而气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病
温病导言: 自来治温病,以新感与伏邪为两大原则.吴鞠通<温病条辨>,谓风寒伤人由皮毛而入,温病由口鼻而入.初入上焦,再由上焦入中焦,再由中焦而入下焦,直行中道云云.人身由上部至下部是整个的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病的坏病
病在荣卫,舌无苔,脉洪虚,乌梅白糖汤,归回相火,补益风木,恢复津液,疏泄滞气,补益中气,病即自愈,不坏也.病在荣卫,舌无苔,脉虚小,三豆饮补益木气,养中息风,病即自愈,不坏也.兼感寒者,加薄荷,以开卫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病的病因与治疗
温病系阴虚亦系阳虚 人身收敛之气能生津液,阴气也.疏泄之气最动相火,阳气也.温病之理,疏泄太过收敛不足,本是阴虚.但阳气疏泄于外,化作邪热,里阳愈少,故系阴虚亦系阳虚.仲景于温病戒汗下者,因温病是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病误用石膏必死
石膏,阳明燥金之润燥开结之药.极寒相火,极败中气.故<伤寒论>白虎汤用石膏,必曰外无大热.石膏本以清热,既无大热,何必用之.不知石膏清热,乃清内热.内果热矣,外即无大热.因人身火气内藏,病 ...
-
《伤寒论》的温病经文解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 ...
-
温病误用石膏必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石膏,阳明燥金之润燥开结之药.极寒相火,极败中气.故<伤寒论>白虎汤用石膏,必日外无大热.石膏本以清热,既无大热,何必用之.不知石膏清热,乃清内热.内果热矣,外即无大热.因人身火气内藏,病 ...
-
温病汗下之过《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温病全由疏泄偏胜,阴液耗伤,相火外泄,阳根微少,中气薄弱之故.如再用燥烈开泄之药发汗而助疏泄,相火益泄,阴液益耗,阳根益微,中气益虚,是以登时病重,或至于死.此汗之过也.寒下之药,性往下行,亦能减少疏 ...
-
温病出疹之关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温病得汗而愈,便不出疹.不得汗,则木火内郁而出疹.出疹有吉有凶.由于阴液续生而血热外达,所出之疹与出汗同,吉疹也,疹出则病愈.由于阴液内竭,热灼血干,所出之疹凶疹也,疹出则病加.吉疹色红而正,凶疹色赤 ...
-
温病忌发汗何以温病非得汗不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发汗二字,误却医家不少.须知仲景<伤寒论>之麻黄.桂枝汤,皆发汗之方,其中自有得汗之理,并非麻黄汤.桂枝汤将人身的汗提而出之也.缘人身阴阳之气,和合则治,分离则病.既分离又复和合,则汗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