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鄂州车湖二王
相关推荐
-
故乡在四川眉山的苏东坡,为何安家于江苏长眠于河南?
苏轼仕途坎坷,半生漂泊 资料图 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21岁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道走出四川眉山,前往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从此开始坎坷的仕途.也曾居庙堂之高,出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更多时间是一 ...
-
康震丨《唐宋诗词的风骨气韵》之《题西林壁》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大家好,我是康震.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宋代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 ...
-
人有悲欢离合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次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人们常把这传诵千年的词句,送给自己不得不异地的心上人,表达分别的无奈,与相望.相念的期许.这首词,是苏轼写 ...
-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
溪的美,鱼知道,那流泪倾诉的依赖难分离: 风的柔,山知道,那留在千年的故事难忘记. 苏轼写诗有一个特点,总是充满一种奇趣,总是有新奇的地方.但是,充满奇趣的诗要写出来,那是没那么容易的,应该是比较崎岖 ...
-
如果觉得生活太难,就读一读苏轼这三首诗词,你会觉得豁然开朗
在去世前一个月,苏东坡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恰是苏东坡一生被贬谪的几个地方,那是他生命里最窘迫的时刻. 但 ...
-
贬谪黄州3年后,苏轼在寒食节这一天,看着...
贬谪黄州3年后,苏轼在寒食节这一天,看着天降冻雨,时节更替,负面情绪大爆发了!自己在黄州的时光似乎停滞了,身体逐渐老迈.衰朽,疾病缠身: 恍惚之中,他强作精神写下了<寒食帖>,我们看看其中 ...
-
他的行书以苏轼沉郁为主格调,承袭“二王”路子,获第七届兰亭奖
在第七届兰亭奖中,有一幅作品赢得了满堂彩,他的行书,以苏轼为主要基调,将苏字拓而为大,未见其匹,功力极深,整体上让人有一种高雅肥厚又有富贵气的感觉,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股大气和硬气,兼而有之,先后斩获 ...
-
“二王”都看的行书铁律,全是干货,你能不看?
结体和笔法的规律. 我们先来研究行书笔法的主要特点: 1.改变楷法 首先,要区别楷书和行书的笔法. 楷书用楷法,包括点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一系列法则和要求.如起笔.收笔需要逆入停顿藏锋,收锋右行稍成 ...
-
褚遂良晚年的书法神迹,这字超越了“二王”,不输欧阳询和虞世南
当代在每个城市都有着大大小小的书法培训班,这些培训班的教育理念也不尽相同,有的恪守古代传统书法教育的原则,有的则是通过各种技巧,让你快速写出一笔好字. 其实不仅当代如此,古人也也有这种专门的书法培训班 ...
-
感遇诗三十八首 赵孟頫的行草不输二王,美不胜收!
赵孟頫书<感遇诗三十八首>
-
他的草书以“二王”为宗,兼收宋元诸家,从容淡定,三次获兰亭奖
自从中国书法兰亭奖设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兰亭奖,每一届兰亭奖,我们都能够看到一些书法新秀,同时也能够看到一些书坛老手,而他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书坛老手,他的草书以"二王"为宗, ...
-
青春动魄 || 侃侃作品:抓二王(第425期A)
妥叔浅语: 看到他网名叫"侃侃",立即想在后面加上"而谈"两字.但是初见面的时候,却见他腼腆内敛,只是那一把二胡演奏得神采飞扬.我知道这是一个内心有丰富思想的人 ...
-
书法史上的一位“穿越者”,书法得“二王”亲授,300年来称第一
关于"穿越"之说当然是虚妄,之所以加上一个引号,也是这个愿意.在书法史上却是有这样的一位"穿越者",其书法得"二王"亲授,300年来能称第一 ...
-
虞世南行书手稿,窥透二王笔法奥秘......
唐·虞世南行书<汝南公主墓志>(传) 纸本 25.9cm×38.4cm 上海博物馆藏 <汝南公主墓志> 为墓志铭手稿 此帖无款 传为虞世南所书 亦被认为是旧摹本 全文 ...
-
“二王”不管什么时代,都是书法的中流砥柱
KnowArt|海峰行草 <画禅室随笔>数则 竖图 局部 东坡先生书,深得徐季海骨力.此为文湖州洋屿诗帖.余少时学之,今 犹能写,或微有合处耳. 米元章尝奉道君 诏,作小楷千字,欲如黄庭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