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适应性测试 ——对第17题即开放性试题的研究

纵观十年来全国新课标卷历史试题的开放性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论证他人观点题。题干材料提供了若干个观点,要求考生提取任一观点或就整体观点进行论证,这类题在最初的几年比较常见,近年来已经逐渐淡化,原因是材料中的观点有限,造成整个试题的作答思路比较狭窄,开放程度也比较有限。二是提取信息说明题,这是命题人在对论证他人观点题创新调整后出现的开放性题型,往往提供的图片、图表,要求考生在对材料比较中找变化,并对这种变化或者不同进行解释。这类题型被使用了两年后也被直接淘汰,原因主要是开放程度不是很到位,考查的知识范围很有限,以致考查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不够。三是论证自拟观点题,题目给出了一段文字材料或含有丰富信息的表格,要求学生围绕材料主旨或根据两三条信息确定主题,然后进行论证。这就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不管是思维的广度、深度,还是知识的运用、史实的选择,都使试题的开放程度得到了很好的释放。第三种类型的开放性试题,成为最近四五年来比较稳定的题型。对比这三种开放性试题,显而易见的是第三种类型最能反映新高考评价体系和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要求,可以预见,这种类型的开放性试题,在未来几年的高考中还会继续沿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