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爬山到半山腰悟出一个什么道理?转头就下山
相关推荐
-
那年二月,苏轼在惠州的新屋盖好了
文:聂传安 公元1097年,宋绍圣四年. 那年二月,苏轼在惠州白鹤峰的房子盖好,其地位于今日惠州桥东东路东坡祠(原惠州卫校内). 苏轼南下惠州已两年,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他虽因罪而贬,但名气太大. ...
-
惠州有什么特别?让一生漂泊的苏轼萌生给自己建终老之地的想法?
程之才的到来也让苏轼重新住进了合江楼,境遇获得改善.但到程之才离去后,苏轼又不得不再次迁居嘉祐寺.在合江楼和嘉祐寺之间往复迁居的经历,也催生了苏轼买地筑屋,在惠州给自己建一个终老之地,然后把家人都接过 ...
-
月仪赏析:苏轼的“九十日春都过了”
2019年,台湾苏学专家李常生先生,以70稀龄,在武汉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返台后出版了两本专著:<苏轼行踪考>和<苏辙行踪考>.李先生在汉读博期间,因寻访东坡足迹,在黄州安国 ...
-
苏东坡寓惠近三载,憾未惠城养老
现在的高房价让很多人慨叹买不起房子. 事实上,买不起房的问题也困扰着古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足以表明安居乐业的想法是自古以来就有的. 苏东 ...
-
觅苏记·广东惠州:合江楼、嘉祐寺:三迁居所(下)韦力撰
在正常情况下,被贬之官在贬地尽量少说话,更不会去参与和干涉当地的一些政令,因为言多必失,很可能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祸,然东坡却不顾自身安危,他利用程之才的关系,为惠州当地解决了不少问题.对此,宋费衮在&l ...
-
苏东坡与江景房
苏东坡一生可能住过不少一线江景房.有多少?不知道.没有考证没有统计,但至少有三处是能"以诗文为证"的. 临皋亭 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东坡到黄州,家眷未到,暂时居住在定慧院 ...
-
《美丽惠州》走进东坡祠 追寻惠州的东坡记忆
追寻东坡 900多年前,一位大文豪被放逐到了惠州.苏东坡的到来,为这个"岭南之地"带来了全方位的文化新气象,至今仍为人们所感念.在寓惠的日子里,东坡先生与惠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写 ...
-
吃了一盒凉皮,悟出一个道理!
近几天,小区门口的超市里有卖盒装的凉皮! 前天,给儿子买了一盒,就是调料和凉皮分开的那种.当时我有点儿忙,就和儿子说,你自己拌一下,调料别弄洒喽!然后我就去忙我的事儿了! 大约30分钟后,忙完了我的事 ...
-
当了20年的中医,我悟出一个道理:治疗糖...
当了20年的中医,我悟出一个道理:治疗糖尿病,不健脾永远治不好.可患者却不知,还在一味的吃降糖药. 我的一个患者说:我自从得了糖尿病后,就经常口渴多饮,小便量多,浑身乏力,身体逐渐消瘦,没有食欲. 空 ...
-
苏东坡从王维的诗画中悟出一个道理:呵呵,写作其实很简单 | 诗画作文
--诗画作文<用文字画画>教学设计 设计.执教 | 肖绍国 依托人教版小语教材自创习作内容,配合统编教材五年级写景类习作教学使用. 1.欣赏小语教材里的文字画面,懂得用文字可以画画,揣摩用 ...
-
将军无意中见到蜘蛛捕虫,顿时眼前一亮,悟出一个歼敌奇谋
1942年秋,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新四军第三师在师长黄克诚将军的带领下,挺进江苏邳县,师部驻扎在戴庄.丁场一带. 这天清晨,黄克诚起床后就到院子里,一边晨练一边思考如何开展对敌斗争. 他无意中一 ...
-
你这一辈子,悟出一个最大的道理是什么?
你这一辈子,悟出一个最大的道理是什么?
-
被退学3次,毕业欠债35万后,我悟出一个道理:只要这张嘴还在,就不愁没钱花
跨年演讲是罗振宇近几年炒起来的概念.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咖紧跟步伐,也搞起了跨年演讲,比如吴晓波.杜子建等等. 为什么这些名人大咖们纷纷加入"演讲"活动的阵营? 答案很简单,在网络 ...
-
开国中将见到牧童牵牛,悟出一个计策,取得名垂军史的大胜
1947年3月,老蒋调集第一战区胡宗南等部,共计34个旅.25万余兵力,向陕甘宁解放区发动进攻.而当时陕北我军仅有6个旅共2.6万人,处于绝对劣势. 3月19日,蒋军占领延安后,蒋.胡得意忘形,叫嚣要 ...
-
《红楼梦》:他用生命为代价,悟出的这个道理,越早知道越好!
红楼梦赏析 红楼一梦深如海,共结平生不了缘.唯愿与你一道:赏世间最美文字,品天下不二情义. 78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一入红楼,终生难醒 红楼梦赏析持续征稿中-- 详情点击→征稿 作者:林筠 来 ...
-
运动就是医药!69岁的运动达人-南京大学励建安教授跑步5年,悟出了这些道理!
"有什么事情是可以用最小的代价长期坚持,且有益于健康的呢?--只有运动."励建安在接受采访时说. 励建安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也是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