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病论》卷之二】4

(0)

相关推荐

  •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18)

    <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湿病 一.治则 (二)发汗 [代表原文]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 ...

  •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王冰说:“缓者,缓纵之状,非动而迟缓也”。即应指柔和。),名为中风。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王冰说:"缓者,缓纵之状,非动而迟缓也".即应指柔和.),名为中风.(即现在的伤风,与后世方书所载猝然晕倒.口眼喎(wāi歪)斜的中风不同.)原 ...

  • 辛丑二之气时病特点及治疗原则

    自2021年3月20日至5月20日为辛丑年二之气,前后共六十余天,历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四个节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阴君火.因此,影响二之气的时病发生和疾病发展的因素包括:年运.司天之气.主气.客 ...

  • 六经病欲解时可以指导临床(二)

    第275条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六经病欲解时很少有可参考的注家意见,或者说些"阴中之至阴"之类四平八稳的话,或者如胡希恕胡老说"这都是信不得的--这个东西都要不得 ...

  • 第433天【周六专栏·一起践行治未病​】人行道六字养生诀 日出而作日落息,亥时入眠养生益(二)

    努力当自强,精进在路上 舒心阅读便捷按钮:点击本图片进入总目录 本期导读 日出而作日落息, 亥时入眠养生益. 声色犬马多耗精, 及时刹车惜精神. 第433天 [周六专栏·一起践行治未病] 人行道六字养 ...

  • 【《时病论》卷之八】10

    卷之八 冬伤于寒大意 经曰∶冬伤于寒.谓交立冬之后,寒气伤人.其能固密者,何伤之有?一有不谨,则寒遂伤于寒水之经,即病寒热无汗,脉来浮紧,名曰伤寒是也.一交春令,便不可以伤寒名之.然冬令受寒,有浅深之 ...

  • 【《时病论》卷之七】9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大意 考六气之中,湿气在乎秋令.故经谓"秋伤于湿".湿土之气,内应乎脾,脾土受湿,不司运化,内湿酿成痰饮,上袭于肺,遂为咳嗽病矣.夫六气之邪,皆能令人咳嗽,又不独乎 ...

  • 【《时病论》卷之六】8

    卷之六 秋伤于湿大意 土寄于四季之末,四时皆有湿气,何独经谓"秋伤于湿"乎?盖一岁之六气者,风.君.相.湿.燥.寒也.推四之气.大暑至白露,正值湿土司权,是故谓之"秋伤于 ...

  • 【《时病论》卷之五】7

    夏伤于暑秋必疟大意 经云∶夏伤于暑,秋必 疟.谓夏令伤于暑邪.甚者即患暑病,微者则舍于营,复感秋气凉风,与卫并居,则暑与风凉合邪,遂成 疟矣.景岳云∶ 者皆也,总疟之称也:疟者虐也,凌虐之义也.疟之为 ...

  • 【《时病论》卷之四】6

    卷之四 夏伤于暑大意 夏伤于暑者,谓季夏.小暑.大暑之令,伤于暑也.其时天暑地热,人在其中,感之皆称暑病.夫暑邪袭人,有伤暑.冒暑.中暑之分,且有暑风.暑温.暑咳.暑瘵之异.伤暑者,静而得之为伤阴暑, ...

  • 【《时病论》卷之三】5

    卷之三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大意 经谓∶春伤于风者,乃即病之新感也,即二卷中伤风冒风之证:今谓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者,此不即病之伏气也.盖风木之气,内通乎肝,肝木乘脾,脾气下陷,日久而成泄泻.经又云∶邪气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