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传拓:全形拓的传承与流变

兽面纹三牺尊全形拓

大盂鼎·颖拓全形拓

商周爵全形拓

春秋浴缶 全形拓

达受 六舟剔镫图全形拓 浙江省博物馆藏

六舟手拓西汉定陶鼎全形拓

全形拓是一种墨拓古器物立体形状的特殊传拓技法,出现于清代嘉道年间。据徐康《前尘梦影录》记载,由嘉兴人马傅岩始创,僧达受得其传。马傅岩,名宗默,字起凤,斋号课耕斋,浙江海盐武原人。《金石屑》曾载有马氏所拓汉洗全形,有嘉庆三年(1798年)题记。近年,北京某拍卖会上出现过马傅岩所拓周举父辛尊及鲁侯角全形拓本,是难得一见的马氏全形拓实物。

马傅岩虽为全形拓的创始者,但后世名气,显然远不及达受。僧达受(1791-1858),嘉兴海昌(今海宁)人,生平嗜金石。据其自编年谱《宝素室金石书画编年录》记载:“壮岁行脚所至,穷山邃谷之中,遇有摩崖必躬自拓之,或于鉴赏之家得见钟鼎彝器,亦必拓其全形。”达受交游甚广,尤与阮元、何绍基、戴熙以及徽商巨贾程洪溥(木庵)等关系最契,阮元以“金石僧”称之,一时传为佳话。

达受全形拓本颇见有传世者,浙江省博物馆藏《六舟剔镫图》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画面上所拓西汉竟宁元年雁足镫,系乾隆年间扬州盐商马曰璐玲珑山馆旧藏,后归巴慰祖,又为徽州程洪溥(木庵)购得。六舟和尚与程木庵乃至交,先后数度赴徽州,寄宿程氏铜鼓斋,为其传拓家藏古器数量十分可观。此图拓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六舟首度赴徽州时,由他本人传拓器形,友人陈庚缩摹其小像于盘底之间,一作摩挲古器状,一作握针剔锈状,形象憨态可掬。

同光时期全形拓技术的发展,可以陈介祺为代表。陈介祺(1813-1871),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坊人,道光进士。生平好收藏古物,又长于墨拓。在晚清金石界,陈介祺的名字如雷贯耳,吴大瀓在给陈介祺的信中云“三代彝器之富,鉴别之精,无过长者,拓本之工,亦从古所未有”。

马子云 虢季子白盘全形拓

全形拓的真正鼎盛期还是在民国以后。周希丁、马子云等名家在吸纳西方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将这门技术推至登峰造极,贡献尤大。

周希丁(1891-1961),本名康元,以字行,江西临川人。早年在琉璃厂开设古光阁古玩铺,新中国建立后曾在首都博物馆等单位任职,负责摹拓古器物和文物鉴定。他曾为传拓专门学习过西洋透视技法,故其所拓器物全形立体感强,各部分比例结构也较为合理,此外“周拓本”的用墨也极为讲究,往往能给人以一种匀净苍润之感。陈邦怀评其拓形方法“审其向背,辨其阴阳,以定墨气之浅深;观其远近,准其尺度,以符算理之吻合”(《石言馆印存》序)。他曾手拓故宫武英殿、宝蕴楼及陈宝琛(瀓秋馆)、罗振玉(雪堂)、孙伯衡(雪园)等诸家所藏铜器,尤其是为陈宝琛瀓秋馆所拓的青铜器全形,多以六吉棉连纸淡墨精拓,极为精妙,后整理出版成《瀓秋馆吉金图》一书,影响很大。

周希丁的弟子有韩醒华、郝葆初、萧寿田、宋九印、马振德等,其中小徒弟傅大卣(1917-1994),生前供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能传师法,也是拓彝器全形的高手。

马子云(1903-1986),陕西合阳人。1919年进北京琉璃厂碑帖铺庆云堂当店员,1947年受故宫博物院招聘传拓铜器碑帖,并从事金石鉴定和研究。生前曾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他本人曾这样回忆早年学拓全形的经历:“欲学传拓铜器之立体器形,即在各处求教,皆一一碰壁。无法,只好自己努力钻研,经过2年苦研,始能拓简单之器形。予仍继续努力掌握钻研,终于拓成一比较合理之虢季子白盘立体器形。”(马子云:《石刻见闻录》序)现藏故宫博物院的虢季子白盘全形拓片是其代表作。

据其弟子纪宏章回忆,此件作品是上世纪60年代,马子云先生在鲁迅艺术学院的几位青年学生配合下,花了将近3个月时间才完成的。马氏全形拓的一大特色是先摄影,用放大尺依其尺寸放大,然后再施拓,与传统方法相比,拓片图像更为逼真,细部毫发毕现,令人叹为观止。马子云着有《金石传拓技法》一书,其中有专节谈及全形拓。

马子云的学生有纪宏章、周佩珠等,今故宫博物院从事传拓的郭玉海,乃纪宏章弟子,亦擅此技。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位代表性人物外,清代以来,见于文献及拓本印鉴者还有李锦鸿、魏韵林、苏忆年、黄少穆、薛学珍、陈紫峰、马衡、陈粟园、谭荣九、李虎臣、施耕云、叶子飞、张木三、刘蔚林、刘瑞源、丁绍棠、李月溪、朱春塘、王秀仁、金兰坡、吴隐等,但不少拓工的生平资料,今已难以查考。(桑椹)

(0)

相关推荐

  • 琉璃厂故事⑮ | 古光阁主人周希丁

    夏和顺 北京琉璃厂,又称厂甸.辽代为海王村旧址,元代曾在此设官窑烧制御用琉璃瓦.清代中叶起,每逢科举会试,文人雅士常聚集于此,商贾之家亦开铺设摊,以书铺为最,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等次之,俨然京都文化中 ...

  • 经典丨《中国书法报》陈介祺全形拓专题

    陈介祺全形拓专题 全形拓是中国古代传拓技艺中独树一帜的一种传拓方法.这一技艺的出现,源于清乾嘉时期兴起的金石考据之热,在以陈介祺为标志性人物的大力践行和倡导下,成为一种融研究.鉴赏与艺术于一体的文人雅 ...

  • 金相椎痕—百年金石学发展及青铜器传拓精品展

    "殷墟青铜器全形拓新拓",展出殷墟出土青铜器全形拓23件,时代分属殷墟文化二.三.四期. "他类金石器物老拓",展出具有代表性的古代碑刻.杂件.古籍40余件,多 ...

  • 全形拓的传承与流变

    拓片内容的表现形式上看,最主要的可分为平面拓和全形拓. 平 面 拓 平面拓,出现时间最早,存世量最多,内容最广泛.顾名思义,这类拓片所展现的被拓物是平面的,从拓片上看不出原物本身的凹凸浮雕和变化的造型 ...

  • 金石永年——金石传拓技艺的传承

    六舟拓 百岁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我国的传拓技艺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和沿袭下来的一种手工工艺.传拓技艺是用传拓工具将纸.墨覆盖于被拓器物,并将其上的铭文或纹饰拓印下来的一种方法,它发端于东汉末年, ...

  • 2020最值得期待金石大展|金相椎痕——金石学发展与青铜器传拓(全形拓)精品展11月3日下午两点浙博...

    金相椎痕 --金石学发展与青铜器传拓(全形拓)精品展 开展时间 2020年11月3日下午两点 展览地点 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地下一楼展厅 2020年11月3日,下午两点,2020最值得期待的金石大展:& ...

  • 唐存才|全形拓 :古代写真黑科技,立体展现金石之美

    马衡在北大历史系讲授中国金石学课程所著<中国金石学概论>中定义"金石与金石学"为: 金石者,往古人类之遗文,或一切有意识之作品,赖金石或其他物质以直接流传于今日者,皆是 ...

  • 展讯丨金相椎痕——百年金石学发展及青铜器传拓(全形拓)精品展将于明日开展

    由西泠印社联合浙江省博物馆.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图书馆.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义乌市博物馆.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洹社.乾嘉文化协办的&qu ...

  • 金石僧六舟与全形拓

    剔灯图中僧六舟形象 僧六舟(1791-1858),字达受,俗姓姚,清代浙江海宁人.幼即出家于盐官北郊白马庙,曾任湖州演教寺.苏州沧浪亭.杭州净慈寺方丈.喜访碑,善金石学,精全形拓,创墨拓八破.古砖花供 ...

  • 【牛年大吉】厉害了!金石大家贾文忠十二生肖全形拓

    牛年大吉 近日,由中国农业博物馆主办的"拓古扬芳--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形传拓艺术展"在江苏省镇江博物馆开幕,这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形传拓技艺申遗成功后的首场亮相,也是作为镇江市迎新年的 ...

  • 王双强 | 文化自信之金石传拓摭谈

    捧着童年时期泛黄的黑白像片,我们每个人都会倍感温暖,如烟往事,竟历历在目.金石重器的纸本传拓,恰是伟大中华民族最初年华的黑白照. 而且,这些黑白照的"底片",非寻常轻薄的塑料胶片, ...

  • 漫谈金石全形拓

    宋代以来,金石是文人书斋中长盛不衰的话题之一.三代秦汉器物的真伪甄别,酌定铭文内容.审断器物年代,皆需要进行稽经证史般的考证.故而金石研究自兴起之初便与学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古文字学.训诂学.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