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柳浪闻莺200方的徽派老房子,是4万块从歙县买来的!


      西湖柳浪闻莺旁200方的徽派老房子,是4万块从歙县买来的!

司马狂/文

很早之前,在柳浪闻莺那边溜达的时候,就无意中发现两栋老宅子的指示牌上写着原位于安徽歙县。彼时还不曾开始写公众号,所以心内虽有很多感慨,亦无从诉说。这一耽搁就是好几年,因为地铁修建,基本上没有去过西湖,上周末一时心血来潮,特地又去柳浪闻莺探访了这两栋徽州老宅。

从南山路山的柳浪闻莺公园入口进来,往右走,路旁有一厕所,边上也有徽派建筑,但那是淳安搬迁过来的三训堂。继续前行,过新横河桥,而后左转,便能看到从歙县搬迁过来的洪氏会馆。

如果是沿着西湖边走的话,那就更简单,找到翠光亭,亭子边上就能看到周家老宅。不过遗憾的是,周家老宅,一直处于长期关闭状态,我们基本上只能从门外感受着这宅子的庭院深深。

周家老宅和洪氏会馆,都是清代末期的建筑物,原本都是位于歙南三阳乡境内。2002年的时候,一个名叫邱飞翔的浙江古建筑公司的老总,跑到歙县三阳,出了4万元的价格,将200平米左右的周家老宅买下。注意啊,是人民币!区区4万块钱,就将我歙县一栋古民居收入囊中,我不知道,诸位老乡作何感想!

买来周家老宅之后,邱飞翔又回到三阳,买了洪氏家族的一座庵堂,更名为洪氏会馆。我看到洪氏会馆的简介的时候,就纳闷,在自己老家缘何会有会馆呢,查到这资料才恍然。会馆一般都是乡人在外地建造房子以供本乡人在外聚集之用,徽商鼎盛之时,全国遍布徽州会馆。

有人说,这两栋宅子搬迁到西湖边是为了宣传徽州文化,我不禁汗颜!明明是我徽州当年没有古宅保护意识,被浙江商人钻了空子,怎么突然变成了徽州文化的输出?游客到此又有几人会大发感慨,徽派建筑博大精深?大概也只有我们这样的徽州乡人才会对此流连忘返,毕竟人在异乡,能看到家里的宅子,也能一解思乡之苦。

最初这两栋老宅子是免费对游客开放的,但效果不佳,几乎没有什么游客会进去参观。现今,这里演变成了商业经营的产所,洪氏会馆成了一座茶室。毗邻的周家老宅,一楼长期封闭,二楼用木质的天阁与洪氏会馆连接。据媒体报道,此前曾今成为堆放杂物的仓库,现在里面如何,我也不知道。

洪氏会馆的内部一般是不许进去参观的,我告诉老板说,我是歙县人,特地来寻访的,老板很客气的说,随便看。房子的整体格局不曾被改动,但原本四水归明堂的天井,却被玻璃窗隔开了。我不知道,这样的改动,还能坐在厅堂内,感受雨落在青石板上的滋润吗?

夕阳西沉,照耀着西湖波光嶙峋,黑瓦白墙的徽派民宅,在这湖天山色之间莫名散发出一份别样的光彩。徜徉在这里许久,我不忍离去,心中却不得不思索中。将徽派古宅售卖出去,或许是令徽州大地上失去了一栋房子,但倘若不卖出去,这宅子在我徽州又能被妥善保护吗?广袤的徽州大地上,多少先辈留下的宝贝,是该我们自己好好重视起来了,别等到最后,一栋栋的房子在风雨飘摇中轰然倒塌,那我们就成了千古罪人。

作别周家老宅和洪氏会馆,一种难舍的情愫油然而生,我居然晚上9点多,又陪着老家来的客人,再度前往周家老宅和洪氏会馆。夜幕下的徽州老宅,宛若一位长者,屹立湖畔,不声不响,就那么淡然的看着日出日落,年复一年的岁月更迭。只是不知道,它们若有灵性,会否也想回家看看……

本公众号文章皆由歙县南乡人“司马狂”原创完成,司马狂,本姓方,徽州灵山方氏后裔,旅居杭州,因生于八〇后,故将本号定名为“黄山八〇后舍”。本号文章禁止其他公众号和运营机构转载,有未经授权转载者,我会维权到底!想看我更多文章,请长按下图指纹,然后点击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