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基本的筋(劲)路系统

一、话说四年前

拙作「骑马步要领」(以下简称「骑文」)在2001年发表于「台湾武林」第六期,四年来辗转流传,引起一些注意和讨论,有些同好反应:「此文偏重在下半身裆的筋路连结,那么上半身如何呢?」,事实上上半身的筋路系统比下半身复杂多多,不容易说明白,但是既然有人不耻下问,我只好野人献曝,略提一下个人的心得,一来对求知者做个交代,二来也算是增补「骑文」的续集吧。

「骑文」主要在谈两腿内侧的一条大筋,它不但连贯整条腿三大关节,而且可以透过胯骨经会阴而相互连结成一个拱形结构,我们称为「裆」,这个拱形的裆除了把两条腿合而为一并与骨盆连结之外,还会由裆的中央(会阴区域)产生一个上推的能量,穿过骨盆,循脊椎而上,这是习武、强身、练气、修道一个基本而重要的能量,这也是「骑马步」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筋脉与经脉

针灸流行之后,大家都知道人体有「十二经脉」,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十二筋脉」的系统,「经脉」走「气」属「阴」,「筋脉」走「力」属「阳」,如果说「经脉」是电缆里面传输电流的铜线,「筋脉」就是包覆在外厚厚的橡胶和钢丝,承受电缆牵引的拉力。

「十二筋脉」(又称「十二筋经」)的涵盖广泛,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坊间「十二筋经分布图」,我在此把人身筋路归纳为六条来锻炼,在此之前,先要建立身体的中轴管道,这是围绕着脊椎而形成的一条通路,「骑文」所述由裆产生的能量就是经由这个管道上升,这六条筋路垂直围绕着这个中轴,其相互之间都有小的筋脉衔接,而形成一个桶状区域,这个桶状区域就是身体能量的核心区域。

简单的讲,这六条筋路在躯体上都是由髋关节连接到肩关节,再由肩关节衔接手臂,由髋关节衔接双腿,如此才能使四肢与躯体合而为一。

三、拔骨撑筋

练筋的要领首先要放松肌肉,使肌肉放长而不是缩短,这与现在西方式的肌力锻炼观念完全不同,肌肉放松,关节才有伸展撑拔的空间,关节能拔得开,每一段关节间的筋路才有衔接的可能,这是习武第一个阶段的「放松」,为了要使气力沉入筋骨,这时肌肉群组会相互连结,成为条束状包紧骨骼,肉与筋与骨紧密结合,这才达到所谓「外练筋骨皮」的初步阶段,所以筋不可以拉得太松,太松则失去弹性,失去弹性就无法产生劲力,这是要注意的。

四、循用劲

全身的主要筋路一旦连结成一个具有弹性的网路,那么不同的筋路连结就会产生不同的力量,每一个关节就是网路中的结点,也是控制筋路的枢纽,不同的武术派别用不同的方式观念和方式操作这些结点,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用直线,有的用弧线,有的用螺旋,但是「劲由筋生」都是一样。

五、由筋入气

我感觉在「力」与「气」的层次上,习武是修道的基础功夫,习武者求力而以练筋为主,这个阶段身体能量注入筋脉多而气脉少,修道练气则需要身体能量注入气脉多而筋脉少,所以达到一个成就的习武者最后会放弃筋力,让能量转入气脉而走上练气修道的途径,这是习武者第二阶段的「放松」,但是练气者如果没有练筋的基础功夫,气脉往往不得通畅,就像扭结缠绕的电线电缆,不但电流、讯号不会通畅,而且会在阻碍处因为电阻变大而产生高热以致走火入魔,所以练筋脉如果不转入气脉,老年会有散劲的困难和痛苦,练气脉如果不先练筋脉,多半走入空想幻觉,河车空转,不能成就。

六、注意事项

练筋力是习武的基本功夫,有些老师父从小不知不觉的练起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会练却不会教,但是即使明白,也都视为秘密,不会轻易传授,我认为其中有两个基本原因:

一、练拳如果只凭蛮力不练筋力,练出快、硬、准、狠,足够一般人防身自卫了,虽能伤人但多是外伤,不太严重,如果用筋力伤人,容易伤及脏腑血脉,很难医治,所以对一般学生不会传授。

(0)

相关推荐

  • 舒筋汤[舒筋汤]

    产后血亏挟滞,寒邪袭人经络,故筋脉拘挛,手足疼痛,谓之挛痹.羌活开经气以疏邪,当归养血脉以营经,西赤芍泻血滞止痛,海风藤舒筋活络,白术健脾土以运动四肢,姜黄除痹气以引入手臂,炙草缓中和胃,生姜温胃散寒 ...

  • 首次公开披露:人体经络气脉能量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人体好比一个小宇宙,人体经络就是宇宙中各个天体星系的运行轨迹,庞大复杂却井然有序,偶尔有星体物质轨迹有乱,就星陨石落,如果乱像出现的多了,这些小星体基于吸附原理则会重新聚合, 显然这种现象出现多了,时 ...

  • 气血筋脉髓,之朝夕

    ​气血筋脉髓,之朝夕 四肢八溪,之朝夕 气.血.筋.脉.髓: 与人体五脏相对应的 人体五种功能与结构 "气.血",重在于,功能方面 "筋.脉.髓",重在于,结构 ...

  • 胎息启动可以振动气脉带动十二经脉和奇经八...

    胎息启动可以振动气脉 带动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环,拉动五脏六腑气穴.在生理和心理上要经过"推陈出新"的过程.推陈就是排浊,出新就是生元气.

  • 筋柔百病消

    经筋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经筋具有联络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中医所讲的筋,范围比较广,主要是指联系带动骨关节运动的组织 ...

  • 身体基本的筋(劲)路系统——何静寒

    一.话说四年前 拙作「骑马步要领」(以下简称「骑文」)在2001年发表于「台湾武林」第六期,四年来辗转流传,引起一些注意和讨论,有些同好反应:「此文偏重在下半身裆的筋路连结,那么上半身如何呢?」,事实 ...

  • 了解三大内家拳劲路特点,让你学拳更有方向

    探密内家拳:了解三大内家拳劲路特点,让你学拳更有方向 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被称为内家拳三大拳种,虽然其核心都符合内家拳的核心理论,但三种拳的劲路却各不相同.本来我是想先分别详细介绍下内家拳的三大拳种 ...

  • 南少林罗汉十八式(中),调养身心,强健筋劲

    在武林中秘传的有一套"十八式"的功法,可以运动全身经络,畅通血道,操练每一骨节:达到勇其肩背之劲,强健胁肋之气,锻其筋膜而紧肤皮,强化五脏六腑,使内里坚强.只要每天勤于盘筋搬体或盘 ...

  • 南少林罗汉十八式(上),调养身心,强健筋劲

    在武林中秘传的有一套"十八式"的功法,可以运动全身经络,畅通血道,操练每一骨节:达到勇其肩背之劲,强健胁肋之气,锻其筋膜而紧肤皮,强化五脏六腑,使内里坚强.只要每天勤于盘筋搬体或盘 ...

  • 这些东西你要看看,“深修筋劲”,细化你的技术

    醒来磨旧枪,傲步入长安.松和懈,状态不同.松,心里有根丝,时刻提着,不轻不重的.懈,心劲涣散,浑浑噩噩的.太极拳初练结构,浑身得劲,再往下练,都是意与神经.顺的是神意,传达靠神经.意念一动,浑身似蚁走 ...

  • 这些东西你要了解,“聊聊劲路”,深入体会一下

    听书三百年,不解古人意.前人多隐语,用词精炼,不肯多废一字.譬如说,沿路缠绵,意思是依次波导,波还不算完,还得打旋儿,形成螺旋.没自旋,公转就跑空.兜盆,倾盆,大转子运动,随着拧腰,胯左右交错,坐骨沉 ...

  • 【陈瑞春:芍药甘草汤合四金汤-尿路系统的结石】5

    芍药甘草汤合四金汤 四金是鸡内金.郁金.金钱草.海金沙.尿路系统的结石,我可以自信的说一句,有准确的疗效,不但可以止痛,也可以化石.肾绞痛,芍药的用量要大,20~50g都行,再加上几味排石的药.但是要 ...

  • 不轻传之秘内家拳劲路述真

    为什么用崩拳?因为崩拳直线距离最短,最快,力量最大.崩拳为什么和其它五拳不同,是半步?出前脚走半步是先下手.打崩拳得象得神经病,脑子一激灵浑身一抖.一炸翎子拳头已经到肉了.打崩拳不是用胳臂,而是用身子 ...

  • 这个劲路要多体会,“胯与腘窝”,有时间练一练

    山河皆道场,无处不是禅.先要学拳,而后练拳.初学拳时,会有很多困难,乐趣很少,但这个过程,一定得经历,学得越扎实越好,要耐住性子.以前,我随师父学拳,心里就想,这拳太难了.练了几年后,慢慢摸到一些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