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教育不要陶醉于“培养人才”的虚幻之中
相关推荐
-
一年制硕士国内认可么
答案是:认可!!!国家教育部认可,招聘单位认可. 接下来我们讲讲产生这个误解的成因是什么? --中外教育培养体系的差异 国内的本科教育 1952年国内高校院系调整时期,中国向前苏联学习,将" ...
-
名师——看到教育的本质
名师--看到教育的本质 李素怀老师问答:什么是美好?因为遇见,我们满心欢喜. 师生一场,是两个陌生人因成长结缘,创造一段朝向美好的时光.看完<教育的100种可能(上)>,李素怀老师对教育有 ...
-
艺术教育随想录(三十)
我过去有一阵子迷周汝昌.刘心武研究红楼梦的心得,尽管他们的文字也有无中生有之感,但皆能自圆其说,背后所花的功夫肯定不少,人文领域很难有创新,重点是讲述的方式与评判的方式.红楼梦作为红学,与甲骨文学.敦 ...
-
虹野:学校为谁培养孩子?
虹野:学校为谁培养孩子? 文/虹野 现在教育问题重重,各有诉求,家长有家长的观点,学校有学校的培养目标.家长诉求不一,学校的培养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 有的家长希望通过学校学习能够让孩子考入到一个好的大 ...
-
虹野:全科教师培养的关键并非在“全科”
虹野:全科教师培养的关键并非在"全科" 文/虹野 今年两会,民进中央提出关于改革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提案,认为我国全科教师的培养出现严重断档等问题,建议打破封闭单一的师范教育体系 ...
-
虹野:“高考为国家选拔人才”是一个伪命题
"高考为国家选拔人才"是个伪命题命题 虹 野 文 高考,作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前无古人.由此而带来的各种应试教育的问题也引起社会的关注,废除高考声音不断,但是却都被一个声音所压 ...
-
教育不只是为了培养人才,还有这个关键作用,很多人选择视而不见
从定义上看,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拥有很好学识的教师,通过教育,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慢慢形成一种相对完善和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对事物的理解从感 ...
-
虹野:是什么样的社会运行机制使得“有钱人才可享受更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
虹野:是什么样的社会运行机制使得"有钱人才可享受更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 文/虹野 昨日,看到了南都观察的文章<苏州小学里的"隔离门"戳穿了什么?> ...
-
虹野:大学培养杰出人才是一个伪命题
文/虹野 10年前,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曾引发社会各界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热议.10年已过,"钱学森之问"仍未破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培养杰出人才, ...
-
再读《虹野:教育怎么变成了教学?》
虹野:教育怎么变成了教学? 本人无意中看到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对我2016年的一篇文章进行了讨论,再看文章内容恍若隔世,一切都在往非专业的方向发展--故再次转发这篇文章以及校长按语供读者讨论-- [校长按 ...
-
商科教育|数字化时代赋能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戳视频看精华开讲?? 只有去真实的大海中试炼过,才有可能成为一条真正的船. "数字化时代,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进入全面调整升级期,对人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也正在倒逼新商科教育的改革创新, ...
-
虹野:离开名利导向的教育评价啥都不是?
离开名利导向的教育评价啥都不是? 今天看到新闻说"将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不禁开心,高等教育渐回"常识",教授的岗位职责"日渐清晰&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