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黄芩汤治疗手掌热如烙铁
相关推荐
-
跟诊心得017|失眠,入睡困难
3月18日 贾海忠教授亲传弟子 跟诊心得 选录编号:017 笔记作者:杨延冰 记录日期:2020-12-19 病历记录 [基础信息] 张某 女 38岁 复诊 [病例记录:2020-12-19 ...
-
半夏泻心汤加《外台》茯苓饮治疗胃脘痛伴有腹泻
刘某,男,45岁,四川绵阳游仙区小枧镇人,2021,5月10日. 主诉:胃胀,胃痛,腹泻来就诊. 现症:中等个子,体瘦,口唇红,面暗红.胃脘胀满,按压疼痛,吃饭后加重,不容易消化.容易腹泻,尤其吃肉后 ...
-
【嘴唇干】为哪般?【温经汤】/临床效方【8】
临床发现,许多女性患者,和你捣鼓病情,啰里啰嗦一大推,就是没说[嘴唇干].有的唇干,用什么唇膏都是白费. 因为她们,大多数没认为这是病.你若要问,几乎都说,这没事吧 ...
-
【大塚敬节:温经汤-男性手掌脓疮性皮肤病】2
男性手掌脓疮性皮肤病 小××,男,36岁,为上例的丈夫. 因感染其妻的两手掌皮肤病而苦恼,虽不像其妻那样厉害,但也相当严重. 患者身高1.68米,体重74公斤,体格魁伟,口渴,素体发烧,尤其趾端为甚 ...
-
浅谈如何抓主证(方证对应)——黄连阿胶汤治疗口唇干裂案
H某,女,66岁 初诊日期:2020-06-19 口唇干裂疼痛半月余 因家中有瘫痪老人,经常半夜起来照顾,睡眠 心情不好,后逐渐出现口唇干裂疼痛,脱皮,略有刺激性食物则加重,曾经服用牛黄清火等效差.余 ...
-
大冢敬节讲温经汤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原文] 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裹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 ...
-
古代女人的美容秘方,能修复颜容,重塑形体,恢复年轻态
门诊上,常常有不少女性患者前来看皮肤,皮肤常年干燥,有不少的细纹. 她们自诉用了很多昂贵的化妆品,只能暂时有效,过后还是原来模样,让她们很是苦恼. 其实,不管多贵的化妆用品只是外在的起作用,维持的时间 ...
-
三物黄芩汤治疗直肠癌
高考护身符关注2020-10-27 00:59王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直肠癌的主要病机是湿热下注,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往往是湿热.血热.虚热三者同时并见,相互影响,难分难解.清利湿热之药,多易伤阴,则 ...
-
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足心发热 – 经方派
熊某,男,30岁,四川绵阳三台人,2020年,5月15日就诊. 主诉:手足心发热1个月,加重1周. 病史:患者每年夏天都会出现手足心热,1月前开始出现手足心烦热,四处找名中医治疗无效,最近1周严重了, ...
-
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足心发热
熊某,男,30岁,四川绵阳三台人,2020年,5月15日就诊. 主诉:手足心发热1个月,加重1周. 病史:患者每年夏天都会出现手足心热,1月前开始出现手足心烦热,四处找名中医治疗无效,最近1周严重了, ...
-
黄芩汤治疗伏热腰痛
老妪,年近七十,腰椎间盘手术后近月,但依然腰痛如折,牵扯下肢酸麻胀痛,腰部灼热,足部冰冷.我见其人体丰腴,肤色白,精神饱满,脉象滑数,舌红苔干.断为内有伏热.方用黄芩汤加黄柏方:黄芩20克.白芍30克 ...
-
三物黄芩汤外洗治疗足癣
三物黄芩汤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中的一个附方.原方为<千金要方>三物黄芩汤(黄芩一两.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 ...
-
经方补:三物黄芩汤(四肢烦热)
三物黄芩汤 [原文] 黄芩一两 苦参二两 干地黄四两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多吐下虫. [作者]孙思邈 [出自]<千金方> [组成] 地黄 苦参 黄芩 [时机] 1.治妇 ...
-
三物黄芩汤 [组成用法]黄芩15~50g、生地黄30~100g、苦参15~30g。三味药同时水煎煮。1.心烦失眠,手足烦热,甚则灼热疼痛、肤色红。 2.唇舌干燥,口渴欲饮。 3.舌质红而少津。
三物黄芩汤[组成用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610/09/15512571_917532350.shtml 黄芩15-50g.生地黄30-100g.苦参 ...
-
黄连汤合三物黄芩汤、厚朴大黄汤加减治疗失眠、头痛、心悸、胸闷、手麻医案
2021-01-03 初诊:女,37岁,失眠.头痛.心悸.胸闷.手麻6月,曾就诊某三甲医院多位中西医专家,罔效. 舌诊:舌淡苔白,舌尖红. 脉诊:72次/分,浮,左略长右短滑. 方剂:黄连汤合三物黄芩 ...
-
我用经方治癌症:千金三物黄芩汤用来治疗肠道的恶性肿瘤
作者/王三虎 我的学医经历 中医的春天来了,经方的夏天来了,我有幸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乘上了中医这艘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快船,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14岁开始学医,在16岁左右有幸得到一位基层中医的指导,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