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重用你,但就不提拔,责任压给你,出错还常骂你,为什么?
.你不会反抗、不会搞事、不会玩花样,那当然只会成为“干活的存在”。
至于提拔、好处,那是想多了。
有理智应对、灵活以待,才有属于自己的前途。
重用(重重地用),是因为你好用,且基本不(会)讲价。
“好用”,大概是这样的表现:
让干让干,不让干绝对不干;
让通宵加班,在家的人也能马上穿衣服回单位;
当成牛一样用,还能笑出宠物猫的灿烂;
总之,就是“好用”,就是顺手,就是从不给领导找麻烦。
这样的人,当然要重重地用了。
不提拔,是因为没找出提拔你的必要。
若你只有能力、没有其他,那抱歉,领导找不出提拔你的理由。
比如:
你的表现,不足以让领导深信你会时刻、坚硬地站在他那边;
你没有深厚的背景,让领导受益、或忌惮;
你的运作还不到位,不足以打动领导的心,或让领导“迫于情势,不得不......”
若你想说“我能力强、我贡献大啊”。抱歉,若直接受益者不是领导,那对领导产生不了大深刻的触动。
若你的能干让领导面临危险的可能,那领导只想把你干掉。
调动拦截,是不想你离开。
你不想离开,肯定不是因为爱你、舍不得你、离开你他就要死。
只是必须要干的工作摆在那里,你走了,安排给谁?
别人不干、不好好干怎么办?
别人不会干怎么办?
到哪再找一个顶三的壮劳力?
到哪再找一个既能当黄牛、又能背锅的人才?
一个个问号压得领导抬不起头来,且越想越难受、越想越恐惧。
想得越多,领导就越不能让你走。
责任压给你,是你干得多,且不会反抗。
重用(重重地用)有一个必然结果,那就是“承担的工作较多”。
万事都怕“多”,干的多了,业绩自然就多——但责任,也是不可避免。
你干的工作,责任不可能让别人背着。(虽然你的成绩有可能冠别人头上)
这与你是否辛苦无关,这只与现实结果有关。
当然,若擅长反抗、打太极,那责任不会如山如海,直到将自己压垮。
但若你不会反抗,那当然欺你不商量了。谁让你从不反抗,或不会反抗,弄你完全没成本呢。
这不是谁坏,这只是社会通行法则。
常骂你,是因为你的腰弯得太厉害。
人们常以对方的行动,来决定接下来的相处之道。
若你一直弯着腰,从不愿直起来,那领导不会客气,更不会觉得素质不够、汗颜无比。
领导只会慢慢习惯起来,且越来越觉得这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不错。
若你某一日突然直起腰来,领在不习惯之余,甚至会愤怒起来。
总之,表面的重用、调动拦截,不代表领导真心爱你。
只是你太过好用,领导想更多挖掘你的“可利用价值”罢了。
这不是领导坏,这只是人间的正常操作。没几个人会眼看着便宜不占,却主动从兜里往外掏东西——虽然兜里的东西不是领导本人的,但依然不愿意。
而“提拔”,一定建立在“必要的理由”之上——这其中,基本没有“能力、贡献”的影子。
至于责任、骂你.......
那是你没掌握好“卑亢之度”,让人已然习惯了你“卑、懦”的样子。
既然习惯了,那就只可能这样对待了。
想在这复杂的情境、复杂的人心中,得到想得的、应得的,那一定要再灵活一些、再花样一些。
而不是抱着“能力”和“十万个为什么”不放,把自己折磨到人比黄花瘦。
善于斗争,才有前景。
真正对你好的领导是什么样的?
如何斗争,如何反制领导?
关于调动拦截。
追更之三,6.21
前面说过,拦截,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利”——干活的人不好找,老实干活的人更不好遇。
既然遇到了,那肯定要好好珍惜(拦截)了。
所以,如何“反拦截”?
- 首先,不要把愤怒摆在脸上。
愤怒是肯定的,遇到这种事谁不生气。
但要把愤怒摆在脸上,后果可能不太美妙。
领导会很生气,觉得这人不识相、太刚烈、不忠诚......甚至有可能采取报复行动。
越想,就越难受,就越想(对愤怒者)做点什么......
这愤怒,不仅没有意义,而且有点危险。
- 其次,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
就“调动”一事,找个方便的时间,和领导聊聊。
围绕“为何要走”,诉诉苦、表表情,把“其实很想走”的意思明确传达到就好。
当然,说出来的原因不一定非要是真实的。“原因”只是话引子,表达意思才是真实。
表达可能不起作用,但总之把意思说出去了,领导再拦截,就得左思、右量了。
- 最后,寻求更有力的帮助。
既然领导是这个表现,那就把希望的眼,从领导身上挪开。
我们不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个期望着从你那里得到利益、没有共情力的人。
要寻求更有力的帮助,比如领导的领导,比如更有话语权的人......
总之,办法很多,只要去尝试、思考、调整,问题总会得到解决。
但不必愤怒,那没有意义。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当领导?
关于“责任压给你”
责任压下来的前提,一是你愿意接,二是你愿意干,三是你不反抗。
面对这逆.来.顺.受的人儿,没谁不想压迫他。
反正压了也白压,那不压白不压。
要反抗。
如:
- 讲条件。
有关键工作、或工作到了关键时刻......总之,寻觅一些“关键时刻”,提出诉求。
答应了,那就多干一些、干得好一些;不答应,那就慢慢干、一般干。
慢慢的,领导知道你不好糊弄,下次“有好事”(更多工作)时,就会掂量要不要无条件、立刻,就送给你干。
- 慢一些,但更精细一些。
贪多求快,那肯定会出错。
机器一直转都会出问题,更何况是状态不稳、需要充足休息才能好好工作的人脑。
把速度放慢,再精细一些,那责任、问题,会显著减少。
- 搞事。
若得寸进尺得厉害,甚至有明着欺压的态度,那有必要搞起事来,给对方应有的教训。
人不吃亏不能长大,欺压成性、不懂共情的领导,也是如此。
反正工作在自己手里,瞅准时机搞点“责任不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出来,让领导难受,也没什么太大难度。
慢慢的,领导会明白你不是全无知觉,也是个会累、会痛、会思考的人。
- 适当磨磨洋工。
那些粗大活计,如没人愿意干的、干了容易招来责任的、干死了也没啥毛用的,还是尽量少干为妙。
所以,接到这种“重任”时,任领导说得天花乱坠,也要慢悠悠地干、边玩耍边干。
次数多了,领导就怕了,自然也就转移出去了。
总之,敬业没问题,但别把自己搞成结结实实的奉献者、来者不拒的职场老实人。
那不会得到感谢与回报,那只会惯出一波波更加贪婪的心
“得寸,进尺”,就是这个意思。
被孤立了,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但是在别人口中的版本就很十恶不赦,我应该怎么办?
关于“出错还常骂你”。
成年人讲究演技,讲究场面上互相留下脸面,美其名曰“互相尊重”。
就算是(手中有权的)领导,也不能想剥人脸,就能上手便干。
毕竟,人活一张脸,撕破了别人的脸,那自己的脸皮不一定能保得住。
现在领导既然“常骂”,那只能说明,领导已经习惯撕你的脸皮。
至于这个习惯的养成,大致和平时的一再相让、无原则的后退、经常不自禁现出卑屈之态有关。
要纠正,否则脸皮无存。
如:
日常表现出自信之态,而非懦弱、卑怯、缺乏勇气等“后退态”;
若领导太过分,从表情、语言(包括肢体语言)等处,表现(表达)出不悦的、尊严受到冒犯的情绪;
增强综合实力,如能力、人际力、人脉力等,让领导不敢轻易挑衅;
总之,你若一直后退,那别人不介意一直向前,直到你退无可退——素质越是不强的人,就越是如此。
要及早纠正,要表现出对自己的爱与尊重,才有来自他人的尊重可言。
当然,让一个已经养成习惯的人突然改变习惯,对方可能不太适应。
刚开始的时候,必定会有反弹、疑惑,甚至是愤怒。
“坚持”,就显出了它特有的魅力。
为什么职场上往往出现「越能干的人干活越多,越不干活的人越轻松」?
关于提拔。
(追更之二,6.20)
要找准领导的G点,而非拼了命干活。
领导当然喜欢你拼命干的样子,当然不吝啬于经常肯定(夸奖)于你。
就跟地主老爷面对长工一样。长工干的越多,地主的收益就越多,地主当然笑得如花似玉了,当然要拼命夸赞了。
但脸上的笑并不代表内心的真实情绪。若你愿意无限制付出,那别人愿意笑着领受这份热情。
- 至于“回报”(干得多了就提拔)?
那是想多了。
地主不会提拔长工,地主只会提拔那些对他“真有用的人”。
如:
不带脑子的打手。无论如何,愿意无条件冲上前的;
忠犬;
可利益交换的;(如有背景的人)
离开了自己会很惨的;(对单位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当下急需的能手)
关系的请托;
能逗自己乐的;
经自己的手培养起来(施恩),且貌似不会乱跳腾的(能图报);
总之,提拔的实质,其实是领导围绕“自己的利益”,而作出的人事决定。
绝不是“我能干,固我在”,那太天真,把人性看得太美丽。
所以,如何谋提拔?
1.若你能干非常,那不能太指望领导。没人会(放心)提拔太过能干的人,换你也是。
要综合发展、全面发展,在提高能力的同时,寻找、发展、建立更有效的人脉关系。
当然,也不能放松与领导的关系维护。
2. 若你有背有景,那啥都不用说了。
3. 若你自感尚有欠缺,那就表现得热情、温柔、勤奋......再时不时给领导一点小“惊喜”。
总之,让领导觉得安心、放心、不担心,觉得(提了)你貌似好处更多......
别觉得这样不真实、太虚伪。人生如戏,职场更是秀场。
总之,提拔这种“往上拉”的姿势,一定要有所支撑,才不至担心被闪了腰。
这“支撑”,有可能是你的资源力量,有可能是你“对领导的作用和好处”,但基本没有“能力强”的影子。
研究这姿势,对着这姿势下药,才是提拔的前提。
姿势正确,“往上拉”才又轻松又愉快。
领导如何压制下属?
关于“重用”。
(追更之一)
要有真实的能力,还要有讲价的勇气和智慧。
- 1. 要“重用”,而非“被重重地用”
不是说赞扬、活多,就是重用。若“活”是别人不愿干的、干了也没啥大用的,那还不如不干。
省下点时间,还能让自己多多思考。很多时候,思考,要比干一些重复工作,更对人生有意义。
当然,不能直接说“我不干”,那后果太美,还是不要想。
要巧妙推拒:
找借口,比如之前的重要工作正在进行中,怕“耽误到工作”;
诉辛苦,主动说“最近身体有点吃不消”,把领导的嘴先堵上;
适当放慢工作进程,别把自己搞成“永不疲倦的螺丝刀”。
总之,话要软、事要硬,做到既不伤害人,同时也能保护自己。
总之,不抱着“重用”带来的心理愉悦不放,选择性忽视“重重地用”这一真实,把时间、精力大多消耗在价值不大的事上面。
那只是辛苦了自己,成全了别人。
- 2. 那些能增长能力、见识、人脉、大业绩——与“快步走”紧密相关的工作,才是真正的重用。
当然,这样的活太香,领导一般都是分给对他自己有“真好处”的人。
若你不在“真好处”之列,那领导可能不愿给,或给不了。
想要得到,得使些计策。
如:
刷脸。表现得很是尊重,时不时嘴上抹蜜,逢年过节、出差归来,别忘记给领导带点不值钱的小东西......总之,让领导觉得你心里有他;
趁他病要他命。较大工程运作之中的“诉说辛苦”,遇重大问题时“直接提要求”,领导明显脆弱时的“关心式讨要”
总之,在领导心中不断种下“我正在渴望”的种子,然后一点点浇灌,静待开花结果就好。
- 3. 前进更多来自勇气和智慧,而非“我付出,固我在”。
埋头苦干,静待“应有的好处”自动降临——这看起来很合道理,但竞争世界,从没有那样的美丽。
竞争世界,向来是“能争者为先”。
而“静待”,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软弱:不擅长争取、没有勇气争取,只好期待以拼命的付出,来换取对方的自动觉醒。
那不科学,那只会跌进自己挖的坑里。
总之,对“重用”要有理性认识。如由这“重用”,自己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若总结的结果,是付出远大于得到,那只可能是被“重重地用”了
——即使如此,也不必愤怒。
愤怒除了伤害自己,没有其他用处。
只需巧妙推拒,在不自我伤害的前提下,将“粗大活计”一点点甩出去,同时将“前途活计”一点点收入怀中......
待积累足够,领导再也困不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