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出米岩”:一条独特的石缝,每天流出一碗米,至今是一个谜

(0)

相关推荐

  • 低度米酒是南方人的最爱,那用粮食酿酒设备怎样多出低度酒?

    年轻人或不懂得喝白酒的人都说喝低度酒好,前段时间有广西的酿友问:低度白酒是如何用粮食酿酒设备酿制的?怎样才能多出低度酒? 现行标准白酒通行度数一般有 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 ...

  • 荞麦米荞麦杂粮饭:善营养,延年益寿

    ​荞麦米在五谷中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跟要用价值.其性甘,味凉,含有的烟酸成分可以帮助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肝脏的排毒能力. 荞麦是被称为"全能冠军"的粮食,被视为益寿食品.研究发现 ...

  • 福建有一条奇怪的石缝,相传每天流出一碗米,是何原因?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描述农民劳作的不易时写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为了有好的收成,农民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耕作.即便如此,秋收后他 ...

  • 入秋后最香的一口饭!护心养胃,碗都不用洗

    昨天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自1981年成立"世界粮食日",到今年已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啦.如今虽然我们粮食丰富,但一粥一饭,应思来之不易. 今天台台将减肥人士眼中的" ...

  • 郑一诺:袁隆平到底有多伟大

    袁隆平到底有多伟大!有人说袁隆平让全国14亿人都能吃饱饭,但是我们这一代人绝大部分都从来没有吃过杂交水稻.袁隆平爷爷一直默默为祖国奉献着他的一切,但是以前有一些非常可恶的键盘侠一直在黑他,有说他搞转基 ...

  • 一粥一饭有来处 一生一梦真栋梁

    举国悲恸,大星归天.袁隆平先生今日辞世,所有中国人心头一颤. 几千年来,"吃饱穿暖"是我们最朴素的理想. 或为稻粱谋,或不为五斗米折腰,粮食紧紧勒住我们的咽喉. 杜甫只能长叹&qu ...

  • 母亲会做饭

    家里的锅一直是母亲在烧,只要她身体允许,家里的饭都是母亲做. 母亲会做饭,不是说母亲有多高超的的厨艺.不过对于一个乡下家庭来说,母亲确实了不起. 哪怕就是快要做好饭了,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母亲似乎像变戏 ...

  • 上山第一顿饭就吃到寺庙种的红薯,房车翻山越岭从浙江到福建鼓山

    上山第一顿饭就吃到寺庙种的红薯,房车翻山越岭从浙江到福建鼓山

  • 广西人为什么天天喝粥?

    很多人都以为广西人喜欢吃粉,广西人天天吃粉,一日三餐都吃粉.也有很多人以为广西人喜欢吃粥,广西人天天吃粥,一日三餐都吃粥.那么广西人到底是喜欢吃粉,还是喜欢吃粥呢?广西人到底是一日三餐吃粉,还是一日三 ...

  • 吃到一碗热腾腾的白饭就是人生一大幸事

    5月22日13:07,「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长眠于长沙,享年91岁.长沙市民自发走上街头,在雨中与他道别.网络上,无数网友在悼念.致敬. 这位被写进教科书的老人,为了让中国人民都吃得饱饭,和水稻打 ...

  • 福建有一奇怪的石缝,相传每日都会流出一碗米,是怎么一回事?

    <偈一>曾言:"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作为外来宗教,虽佛教并非起源中国,但其独特教义成为无数国人信仰对象,推动中华文化实现全新发展.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始终对粮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