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怒毁魏徵碑(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六)

(0)

相关推荐

  • 公元643年,唐太宗在两仪殿议完政,低头...

    公元643年,唐太宗在两仪殿议完政,低头便撞向龙床,连续的"咚咚咚"闷响,让一旁4人目瞪口呆,匆匆跑上扶抱.   跟着太宗听政的小儿子晋王李治,此时15岁,正站在旁边,看到父皇的& ...

  • 【转】史上谋反最多次的开国功臣,皇帝都不舍得杀他!

    来源: 汉周读书 文/米六七 01 高昌 大唐贞观十三年(639),位于丝绸之路上重要位置的高昌国,背叛大唐. 依附唐的强敌西突厥,攻击其他大唐属国,扣留各国通向大唐的使团,切断了丝绸之路. 大唐由吏 ...

  • 唐太宗征讨薛延陀(资治通鉴卷一九八之八)

    薛延陀多弥可汗,性情急躁,对臣下猜疑寡恩.他继位后疏远了父亲在位时的贵族大臣,一心重用自己的亲信,结果国人不服.多弥可汗又大肆杀戮,使得部落人心不安.回纥酋长吐迷度和仆骨.同罗乘机联合起来攻打多弥,多 ...

  • 唐太宗评论诸臣(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十三)

    唐太宗对司徒长孙无忌等人说:"人苦于不能自知过错,你可以对朕真说朕所犯下的过错.(人苦不自知其过,卿可为朕明言之.)"长孙无忌答道:"陛下的文德武功,是我们这些人怎么赶都 ...

  • 唐太宗谋讨高丽(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十)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九月庚辰(初四),新罗派使臣来朝,称百济国攻取他们国中四十多座城,还和高丽国联合,图谋断绝新罗到大唐的通道,因而请求大唐派兵救援.唐太宗命令司农寺丞相里玄奖带着皇帝的玺书前往高丽国,玺 ...

  • 唐太宗翻阅起居注(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七)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曾对以宰相身份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前代史官所记之事,都不让君王看,这是什么原因?(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房玄龄答道:"史官不虚饰美 ...

  • 唐太宗论和亲薛延陀(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五)

    薛延陀部落真珠可汗派他的侄子突利设到唐帝国行聘礼,拟献马五万匹,牛和骆驼一万头,羊十万只.突利设到了长安后献上这些贡品.太宗亲临相思殿,大宴群臣,设立十部乐曲,突利设再次行礼祝寿.太宗大喜,给了突利设 ...

  • 唐太宗再立太子(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三)

    皇太子李承乾获罪被幽禁后,魏王李泰便每天进宫侍奉太宗,太宗当面许诺立他为太子,岑文本和刘洎也劝太宗立李泰:长孙无忌则执意要立晋王李治.唐太宗对身边大臣说:"昨天李泰投到我怀里对我说:'我到今 ...

  • 唐太宗重立突厥可汗(资治通鉴卷一九五之十三)

    起初,突厥突利可汗的弟弟结社率跟随他入朝,被唐廷任命为中郎将.结社率在家中行为强横,因突利对他斥责而心怀恚怒,于是诬告突利谋反,唐太宗见他们兄弟相争,因此轻视结社率,很久没有升他的官.结社率于是暗自纠 ...

  • 盖德泽洽,则四夷一家(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十七)

    起初,唐太宗派突厥俟利可汗北渡黄河,薛延陀真珠可汗担心自己部落叛归其原来的主子,内心十分不安,于是便在漠北埋伏下轻骑兵,想要袭击俟利可汗.唐太宗派使者传文告诫,命他们不得相互攻伐.真珠可汗答道:&qu ...

  • 郭孝恪平焉耆(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十六)

    焉耆国明里是大唐的属国,暗自却归顺西突厥,西突厥大臣屈利啜为自己的弟弟娶焉耆王的女儿为妻,从此焉耆对唐朝的贡赋多有缺漏.安西都护郭孝恪向朝廷请求率兵讨伐. 于是,唐太宗降诏任命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