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中)——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
相关推荐
-
苏霍姆林斯基家校合作教育思想研究之一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
"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中,接受最早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起到指导.协调作用.&q ...
-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96-100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96-100 第20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 随着端午的来临,这个特殊的学期也即将结束了.我们一起共读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已经全部读完,各自的收获只 ...
-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江桥镇中心小学 朱岩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我阅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 ...
-
教师原创|缺席的家庭教育
今天,打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名著<给父母的建议>,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关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论述让人如沐春风,作者论到的很多家庭教育问题在我们国家同样存在,仿佛本书是为 ...
-
“家长学校”的创新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家校合作教育思想研究之二 2011年5月30日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他非常重视家庭与家长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孩子的童年时期,举办"家长学校&qu ...
-
读书笔记: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下)——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
父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要保持一致 有这样一个教育案例: 初一的小丽最近表现得有些焦虑和抑郁,只要觉得某件事做不好,她就会采取逃避的方式,而不去做任何努力.经过咨询,李XX老师认为这和小丽父母的教育方式 ...
-
读书笔记: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上)——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
名人名家眼中的家庭教育: 陈鹤琴: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要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总起来说,小孩子(1)好游嬉的:(2)好奇的:(3)好群的:(4)好 ...
-
读书笔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 ——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
我们先看苏霍姆林斯基讲述的一个小故事: 尺子的故事 在某一个小学里,有两个小男孩同桌,他们的关系很好,一个孩子学习比较好,另一个学习有点吃力.某一次考试的时候,那个学习能力差一点的孩子很吃力,因为他的 ...
-
读书笔记:教育惩戒,我们将何去何从?(四)——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
12. 切不可对儿童采取体罚办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绝对正常的教育是与体罚无缘的,这一信念不是书面推理的结果,而是多年教育实践的总结.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是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体罚行为. ...
-
读书笔记:教育惩戒,我们将何去何从?(三)——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
9.不要随意把犯错误的学生家长找到学校来 孩子的教育是老师和家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是一种正常的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常见的联系方式,这对孩子的教育 ...
-
读书笔记:研究是教师劳动的本质(下)——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
教师需要研究和分析事实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目前对研究工作认识的基本现状是:要么认为研究工作"高不可攀",要么认为研究工作是大学教授或学者的事情,要么认为研究工作增加了额外的工作负 ...
-
读书笔记:研究是教师劳动的本质(上)——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
我们教师应该都知道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qu ...
-
读书笔记:上好一堂课要作毕生的准备(下)——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
7. 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 我们发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却处于逐步下降的趋势,学习时对知识的渴望和激情也慢慢不复存在了,其中以"学困生" ...
-
读书笔记:上好一堂课要作毕生的准备(中)——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
3. 照亮学生寻求知识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过多地强调孩子们的无知,在自己身上显示作为教师的某种优势,这将是一件十分有害的事.他说:"教师的智慧就在于给学生以知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