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一六六:所有肠胃科的病,后面所介绍的泻心汤,大多是寒热并见

(0)

相关推荐

  • 倪师医案49:痰多,手脚冷,腹胀,腰酸,易抽筋,心慌,脚姆指麻,大便松,小便压迫感(复诊)

    医经 昨天收录于话题#倪海厦老师医案 49 个内容#腹胀 3 个内容#痰多 2 个内容#腰酸 2 个内容#手脚冷 2 个内容倪师医案0049姓名性别年龄及体型来诊日期193-2 H, L男52/瘦;中 ...

  • 灵素之问 | 伤寒论六要素递归是对张仲景的礼赞

    灵素之问 | 伤寒论六要素递归是对张仲景的礼赞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今天 收录于话题 #灵素之问 120个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 ...

  • 倪海厦《伤寒论》一六四:会用这五个泻心汤,所有肠胃科的病就都会看了

    一六四:「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

  • 应用《伤寒论》少阴病方治疗心血管病心得

    行之健康 公众号 <伤寒论>中的治法和方药,不仅适宜于外感热病,而且可广泛应用于内伤杂病.近年来,笔者取<伤寒论>中少阴病的方剂治疗一些心血管疾病,疗效颇为满意,临床一得,总结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六)

    伤寒论第72条辨: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发了以后,病人口渴,脉浮数,病人就是五苓散证,因为水都在皮肤表面上,中焦没有水了,所以病人会烦躁. 成无己说:发汗己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五)

    小便不利,张仲景是想把皮肤表面的水拉回来,让它从小便排掉.有两种状况:一种是皮肤水肿,上半身水肿的时候,有些妈妈们早上起来手脚都肿,这就是五苓散证.如果摸他的脉很虚弱,五苓散吃下去,让表面的水从小便排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四)

    伤寒论第71条辨: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表症,使用发汗法,汗出很多,会使津液受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三)

    我们辩证虚实,阳虚的人,汗后亡阳,阴虚的人,汗后亡阴,发汗以后,恶寒怕冷为虚,恶热怕燥为实.虚寒当温,实热当泻.我们只要知道这个基本概念了以后,就知道该如何来调理了,是用附子来温阳还是用大黄来泻热,这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二)

    伤寒论第70条辨: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原文解释: 发汗以后,怕冷的,这是正气虚弱的原因:不怕冷,只有发热等症状的,是邪气盛实的表现,应当泻实和胃 ...

  • 【中医】倪海厦伤寒论全解析

    温馨提示 今日是大众医学助手陪伴您的第512天 截止今日已收录医学笔记 共计1452篇 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 今日别忘记阅读收藏哟! 十一月-十二月阅读排行榜 [中医]中医千首方剂歌诀最全版本 [中医] ...

  • 被误解的《伤寒论》:不是六病,而是七病

    本 期 导 读 : <伤寒杂病论>的文本辗转流传,有过较大的改动.整合,导致我们很难还原仲景思维,清晰罗列其理论.本文作者忆忘求学.应用伤寒多年,踩过无数古人.今人的坑后,方得拨开云雾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