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物馆藏玉器遗珍!

玛瑙穿坠

尺寸:最长2.2厘米 时代:东汉来源:1955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高中部12号墓。共25粒,呈灰褐棕红,其中灰黑白色相间玛瑙珠21粒,橄榄形,两端截平,孔为对钻孔;红色玛瑙珠四粒,圆球形,有对穿孔。玛瑙象征坚毅。自古以来一直被当做辟邪物、护身符使用。

玛瑙小动物

尺寸:高1.3厘米,最长1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5年合浦县环城堂排M2出土。这串玛瑙佩饰由十一件小动物组成,其中鹅五件,虎六件。采用圆雕技法,简练地表现动物的各部位,制作工整、形体准确、构思巧妙、形态生动。战国至汉代,玉雕动物佩饰进入鼎盛时期,各类题材层出不穷,形态千变万化。玛瑙出自西域,在合浦汉墓中有玛瑙饰物的出土,反应出汉时中原与西域已有广泛交流。

西汉龙形玉饰件

尺寸:长9.4厘米,宽3.1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广西贵港市罗泊湾2号墓出土。黄褐色玉质,器扁圆弧形。印刻兼浅浮雕龙首,龙作昂首张嘴状;龙身饰绞丝纹,线条流畅,近首位两端各穿一孔。此饰件构思巧妙奇特,生动传神,惜尾端残缺。

螭龙纹青玉璧

尺寸:外径11.8厘米 时代:东汉来源:广西合浦县九只岭出土。青灰色玉质,扁圆形,中有一圆孔,此璧两面纹饰均分内外区。一面内区为蒲纹,间饰涡纹,外区饰四组双身螭龙纹;另一面内区为谷纹,间饰涡纹,外区饰四组双身螭龙纹。古代玉璧的用途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一为祭器和礼器;二为国事中礼仪馈赠;三作佩系,也作不同身份的标志;四作砝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尸腐用。

西汉谷纹青玉璧

尺寸:外径16.7厘米, 内径4.1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广西贵港市罗泊湾2号墓出土。玉质青黄色,器扁圆状,中有一孔,双面雕饰排列整齐的谷纹,紧密晶莹。谷纹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这种大型玉璧是一种礼玉

圆形谷纹青玉佩

尺寸:高1.4厘米,径3.5厘米 时代:汉代。青玉,圆饼形。一面饰谷纹和蚕纹。一面受沁成黑褐色,中心为一圆钮,钮上有一对穿孔。玉质滋润。

蝉形玉琀

尺寸:长5.7厘米,宽3.1厘米 时代:东汉来源:195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初中宿舍2号墓。该玉琀为灰白色玉质,蝉头部略呈弧形,双眼突出,嘴角分明,弧线形的蝉翼覆盖着蝉身,蝉腹部刻有七道长短不一的横纹,表现出汉代八刀制玉工艺水平。

出廓玉玦

尺寸:外径3.2 厘米,内径1厘米 时代:战国来源:1964年出土于广西平乐县银山岭64号墓。玉玦为黄褐色玉质,呈扁圆状,有一线切缺口,外沿有四瓣相对称的花饰。玦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

六棱柱形水晶穿珠

尺寸:最长2.4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5年合浦县环城堂排M2出土。这串水晶配饰的珠子呈六棱柱形,质地透明玻璃色,表面光洁滑润,中间有一穿孔。水晶硬度为7,性脆,在制作和选料方面很讲究,这串水晶穿珠做工精致,反映了当时在玉石制作的工具及手艺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蟠虺纹玉璏

尺寸:长4.6厘米, 宽2.3厘米 时代:东汉。来源:广西贵港市新村M12出土

东汉谷纹玉璏

尺寸:长7.3cm,宽2cm 时代:东汉来源:广西贵港市火车站出土。玉璏是装饰于剑鞘上方一侧,可穿系于腰带上,将剑固定于腰间的剑饰。此玉璏为黄褐色玉质,呈长方条形,正面布满谷纹。正面两端下弯如拱桥;背面有一长方形穿孔,可作穿系之用。玉璏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

谷纹高足玉杯

尺寸:高11.3厘米,口径4.5厘米,足径3.3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墓。玉杯由一块黄褐色半透明的硬玉雕琢而成。呈圆筒形,器壁厚薄均匀,平口、直腹、圜底、下连豆把形空心座足,腹部镂刻每两个乳钉为一组的谷纹,上下左右穿插排列,口沿和下腹各刻一周卷云纹,足柄素。玉杯是一种饮酒器。该器形约始于西汉时期。晶莹润滑,雕刻精细,造型优美,是一件艺术珍品。

“夫人”桥钮玉方印

尺寸:高5.1厘米,边长2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广西贵港市罗泊湾2号墓出土。此方印为印信,玉质黄褐色,方形桥钮,篆书白文“夫人”两字,左右排列,书法修长舒展,婉转流动,畅达自如,体现了汉玉印清俊洁净,畅达挺拔的线条特征。按照汉代制度,丈夫享有相当高的政治地位,方能称为“夫人”,因此其印主生前拥有相当尊贵的身份。

小玉管

尺寸:长8.4厘米,径0.6~0.4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2年广西西林县普合大队普驮粮站前出土。多数为圆柱形,个别扁圆柱形,中空,两头截切不规整,穿孔不均匀。

(0)

相关推荐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3)四川重庆部分4

    玉玦 大溪文化 直径5.1.厚0.55 厘米 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50号蔡出土,现藏于巫山县文物管足所. 绿色,间有白色条纹.体扁圆,断面呈长方形,缺口线略曲.光素无纹. 玉玦大溪文化 直径7.厚0.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仓藏.古玉欣赏

    清蟹形青玉带扣:镂雕一活蟹,抓一稻穗,背有二圆钮. 195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初中宿舍2号墓汉蝉形玉琀.该玉琀为灰白色玉质,蝉头部略呈弧形,双眼突出,嘴角分明,弧线形的蝉翼覆盖着蝉身,蝉腹部 ...

  • 三门峡虢仲墓出土燕形玉佩赏析

    中国古代玉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以其功能广泛. 造型丰富.装饰多样.工艺独特.风格各异而闻名遐迩. 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中 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西周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部分1

    玉玦春秋 左∶直径5.3.孔径3厘米中∶直径4.3.孔径2.4厘米右∶直径4.3.孔径2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143.226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件.宽扁环形,有缺口.左件乳白色 ...

  • 一周一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高清图片 博物馆标准参照物资料库必备 欢迎分享、关注)

    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地址:广西省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34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建立时间:1934年创立 广西博物馆一般指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坐落于 ...

  • 晋国雄风 山西出土两周文物精华(2)

    晋国雄风 山西出土两周文物精华(2)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8)+浙江部分1

    璜形玉饰跨湖桥文化 上∶长2.9.截径0.9厘米下∶长6.2.截径1.1厘米 浙江省萧山市跨湖桥遗址出土,现藏于萧山博物馆.2件.绿褐色,叶腊石质.一件为扁圆形弯管,有一弯曲贯通的穿孔;另一件为窄条弧 ...

  • 鲁国故城遗址出土战国玉器赏析

    "曲阜是神农故都.黄帝生地.周汉鲁都.孔子故里,素有东方圣城之美誉.曲阜文化源远流长,从始祖文化到夏商文化,从鲁国文化到儒家文化,一脉相传,生生不息."[[1]]鲁国故城是西周初期 ...

  • 古玉界:江苏张家港博物馆藏玉器大赏

    张家港博物馆于一九九九年十月竣工开馆,博物馆位于张家港市西区,占地五十二亩,建筑面积7060平方米,馆体采用'轴线对称.主从有序.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辉煌.宏伟之气势与广场绿地.旱喷泉融为一体,象征 ...

  • 宣城市博物馆藏镜集珍

    铜镜,亦称"铜鉴""照子".正面光亮,清晰可 鉴,可正衣冠,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铜镜背面多有花纹或铭文,折射出时代特征与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以及 ...

  • 古玉界:海盐县博物馆藏玉器、石器、骨器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 国家宝藏——首都博物馆藏玉器掠影

    国家宝藏——首都博物馆藏玉器掠影

  •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器赏析(二)

    当年考古人员就是这样在清理物品. 考古人员在主棺室清理玉衣. 主棺室玉器: 提起主棺室,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那件著名的玉衣,那件比河北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还早十年的南越王的丝缕玉衣. 这就是 ...

  •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器赏析(三)

    玉璧 直径256毫米,好径85毫米,厚5毫米 青玉黄绿色,纹饰分为两区,内区突起谷纹,外区粗细阴线刻双体龙纹,表面残留丝缕缠绕痕迹. 底面粘附棺材漆皮. 玉璧 直径256毫米,好径63毫米,厚6毫米 ...

  • 古玉界:广西博物馆藏高古玉赏析

    玛瑙穿坠 尺寸:最长2.2厘米 时代:东汉来源:1955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高中部12号墓.共25粒,呈灰褐棕红,其中灰黑白色相间玛瑙珠21粒,橄榄形,两端截平,孔为对钻孔:红色玛瑙珠四粒,圆 ...

  • 古玉界:首都博物馆藏玉器大图赏析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玉器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于1959年设址于陈氏书院,是一家收藏.研究和展览以广东地区为主兼及全国各地历代民间工艺品的艺术类型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陈列众多,长年设有"广东象牙雕刻".&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