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梅俊学的随笔《母亲的细工活》

(0)

相关推荐

  • 【灵璧故事】乡村记忆——纳鞋底

    乡村记忆--纳鞋底 文/程大康      近来天气越来越热,儿子穿运动鞋嫌捂脚让我给他买双布鞋.老公说要是有卖手工布鞋买给孩子穿多好呀!塑料底布鞋也捂脚,自己纳的鞋底透气,穿起来舒服,可是到哪也买不到 ...

  • 散文||一双旧布鞋

    一双旧布鞋 袁福成||江苏 每次搬家,都送走大量半旧衣物,唯有一双旧布鞋还一直留在身边.旧布鞋黑面.白里.元宝口.千层底,两只鞋头的大拇指处已各一个小小的破洞,鞋底的后脚跟也磨蹋了不少. 在解放后的五 ...

  • 百夫长丨寄给母亲的包裹

    周日的上午,妻子给在老家的母亲寄去一个包裹,里面装有一件暗红色的棉袄.一件浅蓝色的针织衫.两条可外穿的绒裤和两双新鞋.原本回家过年的计划因疫情取消后,我们只能把给母亲买好的新衣新鞋寄给她,希望她老人家 ...

  • 顶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顶针这个物件,有多少年没见了?

    顶针记忆 小时候,每当自己的衣服破了,就脱了扔到奶奶家,因为奶奶总会拿出自己的手工盒,不一会就给我补好了.奶奶的手工盒里面什么都有,有剪刀,有针线,还有鞋垫子,还有顶针.以前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总以为是 ...

  • (散文百家)张春霞/母亲的柔情

    散文百家 适合一句话标题 张春霞(安徽亳州) 母亲只上过小学二年级,没什么文化,却相夫教子,谦和.孝顺. 母亲今年六十九岁了,个子不高,微胖.四十年代的农村人,脑海里还都是旧社会的观念,丈夫就是天,只 ...

  • 程俊:棉鞋千层底

    天冷得没有一点预兆,昨天还在10度以上,今天却下起了雪粒.打开鞋柜拿出买的棉鞋穿上,突然感觉鞋底不太对劲,翘起脚一看,原来鞋底都风化了,怅然地脱下它.先生说:"还是以前的手工千层底棉鞋好.& ...

  • 李文全随拍:烛光里,母亲还在纳鞋底

    李文全随拍:烛光里,母亲还在纳鞋底

  • [黄石文坛]梅俊学的随笔《愿来世我们还是同窗好友》

    愿来世我们还是同窗好友  "有一种情意,不在生活中,却在生命里!有一种陪伴,不在身边,却在心间!"   说得多好啊!   只觉得:这种人间真诚的亲情与友谊,在我心中是分也分不开,割 ...

  • [黄石文坛]梅俊学的散文《母亲为我选对象》

    母亲为我选对象   人生就是一本书,书的封面是父母给的,书中的内容则是靠自己去书写.而我则有点不同,我书中的开头还是母亲为我留下的墨迹!可不是吗?我与妻子从相识到结婚不正是母爱的真实写照吗?   提起 ...

  • [黄石文坛]梅俊学的散文《童年的记忆》

    童年的记忆 童年的我,天真活泼,心地善良,对父母唯命是从!   虽然没有象电影那样,记录着我的童年生活,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一   记得我的童年是在钟山嶺度过的.我还记得我家迁移到钟山嶺之前 ...

  • [黄石文坛]梅俊学的散文《妻子持家》

    妻子持家 妻子姓徐,名叫菊香,因是九月出生,平时也叫九香.   提起她,人们并不陌生,因为她是我母亲亲自为我选的对象,也是我亲自上门确立的终生伴侣.   八零年腊月二十四,我与她结婚,终成眷属.有了一 ...

  • [黄石文坛]梅贤玉的随笔《从容淡定独秀“冬”》

    从容淡定独秀"冬" 在地球上的"花草王国"里,她的容貌和地位,几乎卑微到了极致.尽管自有人类以来,她的存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血脉相连,可是享受她恩泽的芸 ...

  • [黄石文坛]熊俊青的随笔《楠竹林小学》

    楠竹林小学 有一种缘分,很难再叙,却终生留恋.   有一群声音,很难再听,却自知喜爱.   有一个学校,很难再去,却信它美丽.   今年一月的雨滴,落尽了无限的怅惘:二月的阳光,垂挂在我忧郁的眉间.三 ...

  • [黄石文坛]梅贤玉的随笔《取舍之间》

    取舍之间 在临退休前的一次例行体检中,我被确诊为"大脑萎缩".这把"医盲"的我吓得不轻,便拿着诊断书到同济医院找到一个院士咨询问诊.院士告诉我,人过了五十岁,一 ...

  • [黄石文坛]陈丽娟的随笔《母亲为年忙》

    母亲为年忙 小的时候,我见父亲母亲为了置办年货,都要忙上一整个月.过了腊八节,母亲就会半夜起来扯油面,请上左邻右舍一起打年糕,泡黄豆磨豆腐,杀猪.杀鸡.做萝卜圆.蒸上米粉肉.糯米圆,父亲也会一直陪伴在 ...

  • [黄石文坛]鲁应中的随笔《一枝素梅入窗来》

    一枝素梅入窗来 正是数九隆冬,窗外树木大都伸着光光的枝条在寒风中抖擞,几株常绿的广玉兰和桂花树叶子也像病中老人的憔悴,花儿们要么畏寒还在床上睡懒觉,要么还在娘胎里,这是个严肃的季节,是个朴素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