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传教士汤若望为什么不想在清朝做官 | 彰考局
相关推荐
-
谣言四起,黑云压城,明末山雨欲来的“成都教案”何以悄然平息?
明末的1643年,四川曾发起了反天主教的"成都教案",他们控告神父谋反,在省城广散揭帖,一时谣言四起,神父们感到了空前的恐怖气氛,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成 ...
-
文史 | 汤若望的跌宕人生
汤若望,一位外国传教士,能够在大清朝中官居一品,而且皇太后认他作"义父".皇帝尊他作"玛法"(满语"爷爷").他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使至高无 ...
-
故城建成600年,这个意大利人在里面绘画50年,到底图啥?
大清的西洋人 今年正值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际,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见证着数百年沧海桑田的变迁,数十位帝王与无数王公贵胄.军政要员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印迹,他们的思想决定了整个国家数百年的历史走向.这座 ...
-
汤若望和中国农历:中国的农历竟是是传教士编著的!
一直惊叹于我国现行的农历,觉得很精确.曾经以为这是几千年朴素的劳动人民在劳动耕作过程中对地球运行.气候变迁的经验总结,现在才知道目前现行的农历是一位德国传教士(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编著的. 汤若望(J ...
-
农历、二十四节气与汤若望
农历、二十四节气与汤若望
-
中国农历发明者,最准确预测日食,却被判凌迟,康熙帝亲自为他平反
这是ChrisQu的第17篇历史小故事 353年前,北京紫禁城里,一个老人躺在床上,因为中风已经全身瘫痪的他,手脚却被铁链锁住.他的呼吸有点急促,因为这个老人在等待一场能决定他生死的比赛的结果:预测日 ...
-
五百多年前的气候危机,为何没能要了明朝的命 | 彰考局
时人说起明朝灭亡的原因,会想起晚明(17世纪)的那一场场气候畸变,一般认为,明朝在干旱.寒冷等气候因素作用之下,灾害频发,民变四起,逐渐滑向灭亡的深渊. 殊不知,类似的危机,在明朝建国不久之后就已经上 ...
-
明朝人吃盐为什么很麻烦 | 彰考局
吃盐买盐对现代人来说,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明朝的老百姓,买盐.吃盐却很麻烦. 食盐专卖制下的明朝社会,产盐.吃盐,都被朝廷管起来了,其中,吃盐不仅限定专门供应渠道,还要定点定价销售.老百姓常常不是 ...
-
锦衣卫抓人不是想抓就能抓 | 彰考局
电影<绣春刀>的主角沈炼,在老百姓口中是"沈大人",但在锦衣卫体系里,却只算得上是一颗螺丝钉.这颗螺丝的运转,恰好从内部反映出锦衣卫的运作过程. 本局推送过的文章< ...
-
痰湿的人容易胖,根源在脾虚,常喝三汤,祛湿健脾,想胖都不行
痰湿的人容易胖,根源在脾虚!常喝三汤,祛湿健脾,想胖都不行! 有些人每天吃的也不多,起居作息都很正常,但是体重还是蹭蹭蹭的往上涨?那是因为脾胃不好,稳稳的痰湿体质.再节食,都解决不了胖的问题.而且,身 ...
-
山西挖出明朝大官的墓,专家想将石棺带走,却遭到墓主后人的反对
作为孔孟之乡的山东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名人,比如大思想家孔子.孟子.墨子,军事大家孙武.孙膑.蒙恬,还有智慧担当姜子牙.诸葛亮等人.而在山东的夏津县还有一个名人,他的名气虽不如孔孟,但在当地也是个家喻户 ...
-
丝瓜滑肉汤听起来简单,想要做的汤清肉滑,就要记住这些要点!
丝瓜滑肉汤听起来简单,想要做的汤清肉滑,就要记住这些要点!
-
1973年挖掘明朝开国功臣汤和墓,意外发现一位被家族除名的王妃
1973年,安徽省蚌埠市因龙河子公路施工需要,对明朝开国功臣.信国公汤和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在墓室内,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汤和的墓志铭.通过解读墓志,我们发现汤和有一位女儿被刻意抹去了存在,因为她牵扯到明朝 ...
-
中国古代名将064明朝开国元勋 汤和(上)
中国古代名将064明朝开国元勋 汤和(上)
-
中国古代名将065明朝开国元勋 汤和(下)
中国古代名将065明朝开国元勋 汤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