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之后,多尔衮两次亲征,竟然都是为了一个人
相关推荐
-
满清入关后,“剃发易服”何为“十从十不从”?
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七日,满洲贵族调满.蒙.汉兵,几乎倾巢出动,由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南下.此次清军的行军路线,计划仍采用过去入关南下的路线,即绕过山海关,由长城突入.四月十五日,清军 ...
-
明粉最痛恨的汉奸不是洪承畴,也不是吴三桂,而是孙之獬
但凡是真正的明粉,最应该先痛骂的汉奸是孙之獬,排在洪承畴.吴三桂等人前面.这人坏得透顶,下场也很可悲. 效仿蔡邕的糊涂蛋 崇祯帝一上台马上就开始清算魏忠贤以及他领导下的阉党,很快此前依附阉党的一众投机 ...
-
多尔衮的结局:堪称大清第一王,却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当年清军能顺利入关,并很快取代明朝,多尔衮在其中的功劳是绝对值得肯定的.后来,他拥立皇太极的儿子福临为帝,自己则以摄政王身份管理朝政,一时风光无限. 当年,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清宁宫,生前未立嗣子.于是, ...
-
解读清初六大弊政
当年清军入关后,为了尽快完成统治区的收服,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摄政王多尔衮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具体包括:圈地令.剃发令.投充法.逃人法.禁关令.屠城,由于这些政策过于激烈,并引起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史称清 ...
-
清朝入关后为何要将“发型”极端处理?事后证明多尔衮手段确实不一般
撰文:赵立波 多尔衮在山海关大战后,下发第一份安民文件竟然是"发型问题:"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同时对于大明官员投靠的第一件事也是头 ...
-
清朝入关一统河山,只有一个城市清军没敢靠近一步,直到清朝灭亡
娱乐卦师 2021-04-26 21:42 大图模式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公元1644年,中国最后一个汉族政权明朝灭亡,取而代之的是由女真组成的清朝 ...
-
清朝入关后最惨烈的一战75万人全军覆没,21位将军全部战死
清朝入关后最惨烈的一战75万人全军覆没,21位将军全部战死 历史人物故事集 发给陌生人的,才是最真实的心情 广告 在中国明朝末年,东北崛起了一股新势力女真,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建立后 ...
-
清朝入关奇闻!只欠官府一文钱探花竟弄丢了乌纱帽
「探花」是古代科举制度中最后一关「殿试」,取得进士第三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可见是多么难取得的一个成就,没想到清朝入关没多久,就有一位探花叫做叶方蔼,只因为欠官府一文钱的税 ...
-
清朝入关前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如今这还保留着满族的习惯和传统
清朝入关前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如今这还保留着满族的习惯和传统
-
为何清朝入关后,完颜氏就消失了?若你是这几个姓,可能是其后人
古诗中提到: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一种动态,人们不能够用统一标准或眼光去看待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情,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身上的差别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带 ...
-
清朝入关后,为何直接用了明朝的紫禁城,而不是另建皇宫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八旗军在多尔衮的率领下,几乎倾巢而出,与吴三桂相互配合,入主北京城.很快,顺治帝也从东北迁到北京. 但是,清朝入关后,顺治帝直接入住了明朝的紫禁城(即今天的故宫博物院),并 ...
-
清朝入关以后,清朝官员的朝服,为何都流行使用石青色?
在众多的清朝影视剧中,清朝官员或者贵族的朝服颜色非常统一.无论是亲王贝勒还是六部九卿,朝服的颜色均为蓝色,就连各家的命妇朝服也不例外.在清朝入关之前,官员和贵族们的朝服呈现出花红柳绿的情况,分为好几种 ...
-
清朝入关后,祭祀用了太庙,太庙里原来明朝的帝王牌位去了哪里?
太庙,是皇帝的家庙,是封建王朝皇帝祭祀自己先人的地方. 太庙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呼,夏朝的时候被称为"世室":商朝时称"重屋":到了周朝则被称之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