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五十一天:人人都是CEO

阅读
公司需要的管理原则,是以提供个人力量及责任充分的范围,提供愿景与努力的共同方向,建立团队工作,以及在个人及公众的目标协调。因此,“目标管理”最大的好处可能是让每位员工控制自己的绩效,在可能的范围之内获得最大的自由,并对自己的工作负上全部的责任。
(彼得.F.德鲁克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1973年,第34章: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 张瑞敏
心得
海尔正在进行一次和我们这个时代同步的企业“革命”。
这场革命和GE、ABB的本质不同在于,海尔要从大到小彻底消灭金字塔结构。如果阿米巴的内部还依赖于等级制度的话,在海尔的变革中,这样的依赖就会被张瑞敏斥为“当官意识强烈”。海尔正在尝试的网状组织和网络化战略是划时代的举动,把大公司变小,把小公司变成小微公司,最后让每个个体成为直接面对市场的“CEO”。
对于此番动作,世人各有各自的解读,今天我们试着用用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来理解一下
德鲁克反复提及,公司需要的管理原则,是以提供个人力量及责任充分的范围,提供愿景与努力的共同方向,建立团队工作,以及在个人及公众的目标协调。因此,“目标管理”最大的好处可能是让每位员工控制自己的绩效,在可能的范围之内获得最大的自由,并对自己的工作负上全部的责任,因此,对于海尔的尝试,我们无法再用“大”“小”公司来衡量,解放“人性”似乎成为了唯一合理的视角。
而“自我控制”则代表更强的激励:希望做到最好,而不是刚好通过就足够了。它代表更高的绩效目标及更广的愿景。即使目标管理不必然带给经营团队一致的方向和努力,但若藉由自我控制进行管理,则有机会将团队带到更高的境界。
德鲁克很少在书中谈及控制,但谈过衡量。这是有原因的,控制毕竟是一个不清楚的字眼,它代表一种引导自己及工作的能力,也代表由另一个人支配某一人。在第一个意义中,目标是控制的基础;但在第二个意义,目标绝对不会成为控制的基础,因为这会使目的受到挫折。确实,目标管理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让我们以自我控制的管理,取代支配管理。
为了控制自己的绩效,经理人需要知道比他的目标更多的东西。他要能对照目标衡量自己的绩效与成果。在所有关键领域中,提供经理人清楚且共同的衡量,应该是不变的策略。
对此,张瑞敏的解释是:“未来每个企业的CEO的成功,并不在于你的企业为社会制造了多少产品,而是在于你制造了多少CEO;在于是否打造了一个让每位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让企业实现永续经营。”
因此衡量的方式不需要是固定的数字,也不需要很精确;但要很清楚、简单及合理。这些衡量必须有相关性,引导注意及努力到该去的地方;它们必须是可信赖的——至少误差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它要能自我解释(self-explanatory),不需要另一套复杂的说明或讨论就能了解。
每个经理人应该拥有衡量自己绩效所需的资讯,才能做必须的调整和修正,以达到想要的成果。这个资讯应该交到经理人手上,而不是主管手上;它应该是自我控制的方法,而不是从上而下控制的工具。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才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岗位的CEO。
思考
让每位员工都成为自己岗位的CEO,海尔的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我们的经理人是否拥有衡量自己绩效所需的资讯?如何让每位员工都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绩效?
在我们的机构中,如何打造一个让每位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彭信之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DA)资深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创新研究院特聘专家、德鲁克创新工坊联合创始人、国内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
十五年企业管理及创业经历,长期从事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师从国学导师傅佩荣先生,对儒学经典亦有深入研究。培训真诚感人,语言幽默风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
(0)

相关推荐

  • 管理:丈量管理的五个标准德鲁克先生说,管...

    德鲁克先生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在此基础上,陈春花教授进一步指出,管理是一种 常识,需要我们很清晰的理解,才能真正帮助我们在实践中获得成效,因此,有了 <管理的常识>这部重要作品.陈春花教授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九十一天:认知的变化

    阅读 当认知发生变化时,事实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它们的意义却已经改变了.就比如"杯子是半满的"还是"杯子是半空的",这里边重要的是人的意识和观念.认知的变化并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九十五天:从成功到有意义的人生

    阅读 在生命的历程中,很多成功人士不得不在60岁左右时改变他们的方向,也有极少数依靠目标驱动的人士能一直保持自己的专注点而不改变方向.我无法告诉你,你将成为哪一种人.但是这个决定迟早会到来."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八十五天:试点

    阅读 研究.市场调研或计算机模拟都不能取代在现实中的试验.因此,任何改进的事物或新事物首先都需要进行小规模的试验,即试点--如果试点取得成功,并且通过试点,组织发现了任何人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发现了任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七十七天:管理者的五项工作

    阅读 管理者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可是,管理者之所以为管理者,是因为其有很多独有的工作需要完成,无论层级有多高,地位有多高,这些工作都需要管理者去做.我们可以把管理者的这些工作独立出来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七十五天:突破瓶颈

    阅读 俗话说:"瓶颈在瓶子的上部."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展现出比它的最高管理层所拥有的更崇高的愿景和更卓越的绩效.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也许可以靠着其前任的愿景和绩效过一段风平浪静的日子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六十五天:宁静的革命

    阅读 管理存在的目的是帮助组织取得成效.它的出发点是预期的成效,它的责任是协调组织的资源取得这些成效.它是帮助组织在组织外取得成效的工具,无论这个组织是企业,还是大学或医院. (彼得.F.德鲁克  &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五十九天:决策的前提

    阅读 针对决策过程,日本人最先发展出一套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方法.他们的决策非常有效,决策方法却违反了书上所写的规则.如果根据书上所写,日本人可能永远没办法作出决策,更不用说做出有效的决策.因此,观察日本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五十八天:但求平庸的危险

    阅读 若是一个人对于他尝试做的事从不制造错误.绝不犯大错,也从未失败,这样的人是不能信任的.他若非欺骗,就是只待在安全.确实而普通之处.不以平均打击来定义绩效的管理,是将一致错认为成就,将缺乏弱点错认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五十七天:人事良知决策

    阅读 最困难但也最重要的案例,就是那些曾经对公司提供长期且忠诚服务,但已经快失去贡献能力的人.这些案例(幸好不是太多)挑战了组织的良知.让这个人继续待在工作上,是背叛公司及所有人员.但是解雇一个提供了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五十六天:正直,人才的试金石

    阅读 考验管理是否真诚及认真的是,强调正直(integrity)的品格而不妥协.它必须表现在管理的人力资源决策上,因为他是贯穿领导.设立典范及被效法的品格.品格无法强求:如果一个人工作上没有品格,他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