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63):软索棱条金属线 切割三工细分辨
相关推荐
-
手相:手有三角,富到九十九!
手相:手有三角,富到九十九! 这位女士1988年生肖牛,四指聚拢时,不见缝隙,做事谨慎:中指中正,原则性强:掌骨突出,做事情干劲十足. 右手掌内人纹.地纹和玉柱纹形成一个明显的三角纹:这个位置的三角纹 ...
-
软性“扩容”,上海的最远边界在哪?
城市进化论 探寻城市路径,揭秘经济逻辑6小时前 谁是下一个"亲密朋友" 近段时间,长三角轨道交通动作频繁. 在江苏,两天之内3市开通新线路--常州轨道交通2号线与徐州轨道交通3号线 ...
-
古玉学步(71):条状线具的出现时间应该提前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线具是史前玉器制作中出现最早的工具之一. 从现有考古材料来看,一般认为:软性线具盛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多用于切割或镂空的制作:金属线具所使用的时代约在商代冶铸业日渐发展成熟起,其后一直广泛使用.金属线 ...
-
古玉学步(116):线切乖离有特征 软索锼弓不同痕
一夫之2018-10-25 09:58:12 线切割痕迹遗留是古玉.特别是高古玉上的常见现象.所以在仿古件上见"拉丝"痕也是常有的事,有些痕迹容易理解,有些痕迹则需要仔细甄别了(参 ...
-
古玉学步(129):打洼起棱出真阳 如琢如磨见真章
文化期制玉传承了旧石器时代的制石工艺--磨制,发展了旧石器时代的制石工艺--把"击打"发展成"切割":所以,文化期琢玉有个无法逾越的特征,就是--推磨. 文化期 ...
-
古玉学步(164):商周边饰细分清 揣摩出脊与扉棱(下)
高古制玉有一部分是带边饰的,或者称为扉棱.或者称为出脊,都是针对边饰特点而加以形象的名称,尤以商周制玉的边饰各自形成系统,成为赏古所不可或缺的文化特征. (二)周代制玉的边饰 周代制玉继承了商代制玉的 ...
-
古玉学步(4):图说古玉塌缩不可仿
一夫之 拙文<古玉不可仿的几个特征>帖出后,有藏友回复:你的紧扣不可仿,立意不错,可惜没有例子供大家学习,遗憾! 现就第三个<古玉的塌缩不可仿>举例如下: 因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 ...
-
古玉学步(166):难分伯仲真与仿 究竟何处出真章
九成的一眼仿与百中一的开门古都相对容易轻松辨识,但是极少数的高仿与真品几乎难分伯仲,要见辨识赏玩的真功夫了. 如果用<真假古玉图文对比>是很好的揣摩学习,但是估计如果不作解说,即使真假对比 ...
-
古玉学步(207):古玉管钻何作工 现代石艺异曲同
原创一夫之2021-04-16 14:08:43 古玉管钻取料打孔工艺的现代模拟演示 管钻是古玉制作打孔.取料的一个重要工艺环节,参见<古玉学步(59):红山蹄形良渚琮取芯技巧辨古工>和& ...
-
古玉学步(206):高古沧桑蚀伴砂 仿古嫩皮无文化
2021-04-14 11:44:03 古与仿古观一皮即可鉴真伪,所以有"瓷看底玉看皮"之说. 古与仿古制玉,皆离不开皮壳的打磨工艺,区别在于古工用解玉砂打磨,砂痕粗细.长短.带入 ...
-
古玉学步(99):接砣精准显刚劲 些微偏砣微调整
一夫之 古砣工的刚劲与机仿工的绵软是因工具所决定的天然差别,无法改变(参见<古玉学步(85):痕迹软弱与刚劲皆因工具古与新>). 古砣由于人力的原因,每一砣(刀)留下的轨迹长度都是有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