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史爱好者,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

(0)

相关推荐

  • 《中庸》学习札记(一)

    <中庸>学习札记(一) <中庸>研读讲义第1讲:概述学习札记 天命率性谓道心,择善固执惟一精. 贵和尚中达中庸,充其本然示奥蕴. 修身以道成己仁,尊贤循礼敏于政. 致诚自明善经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十:南北朝小说、文学批评

    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十:南北朝小说 中国的小说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保存了许多神话传说.秦汉时期的<说苑>.< ...

  • 愈黑暗,愈自由,愈绚烂

    在中国绵延千百年的历史中,能拈出处许多光彩照人的时代,开放包容的唐.清平和乐的宋,我们总能津津乐道美丽的唐诗宋词,细数这些时代的美好.有一个时代总被人忘记,提起这个时代,总是只有些模糊的印象,仿佛雾里 ...

  • 《中庸》学习札记(二)

    <中庸>学习札记(二) <中庸>研读讲义第6讲:第11-12章学习札记 心灵浮躁想登天,爱慕虚荣生邪念. 索隐行怪走极端,盲人瞎马临深渊. 鹰击长空鱼深潜,造端夫妇悟道浅. 日 ...

  • 《中庸》学习札记(三)

    <中庸>学习札记(三) <中庸>研读讲义第11讲:第20章(二)学习札记 预先设想立初衷,道前定则路畅通. 执政获信民可治,诚身明善多友朋. 博学审问在弄懂,慎思明辨下苦功. ...

  • 《文心雕龙》学习札记(四)

    <文心雕龙>学习札记(四) [学习札记]<才略>篇 文学批评论才略,千年凝锦耐检阅. 诗书辞赋奏议章,皎然可品议俊杰. 遗风余采细咀嚼,性各异禀思敏捷. 盛世嘉会多美谈,荟萃纷 ...

  • 无处觅菰蒲 ——谈谈鲁迅先生

    中国有两个伟大的时代. 第一个是春秋战国. 从此以后,中国人的思想便主要由两种思想构成--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虽然,后世还有种种变革,以及外界的种种冲击(例如佛教的传入),但却再难撼动儒道思想在中国人 ...

  • 《文心雕龙》学习札记(三)

    <文心雕龙>学习札记(三) [学习札记]<情采>篇 内容形式论辩证,情采并茂互为根. 经正纬成理亦定,言以文远千古存. 志思蓄愤述意真,贲象穷白贵乎本. 铅黛饰容盼倩生,淑姿英 ...

  • 赵旭:《中国古代小说史述》

    内容简介 作为教材的编写,作者力图在其中贯彻一种理念,即通过中国小说史教学,去指导学生了解认识小说,主动地结合相关文化背景去鉴赏评价中国古代小说,进而去动手创作小说. 作为学术专著,该书以宏大的视角对 ...

  • 《中庸》学习札记(四)

    <中庸>学习札记(四) <中庸>研读讲义第16讲:第29章学习札记 君临天下不骄傲,取信于民道义昭. 议定礼仪择其善,制订法度兼文考. 古为今用气自豪,实践检验知分晓. 以身作 ...

  • 【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舒芜 | 学鲁迅,读红楼

    编者按 保马今日推送舒芜先生<学鲁迅,读红楼>一文以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作为经典名著,<红楼梦>一直以来都受到读者们的喜爱.然而,"普通读者"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