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

道德经这本书,有大智慧,这是基本达成共识的,但是,这智慧到底有多大,到底有所少可以领悟,看个人,本章,就非常的具有指导意义。

先贴下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说的话是对的,但是这些对,都是有前置条件的。

比如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的确很能表现很多人的思维方式,轻易不要说话,但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智者轻易不言语,说话多的不是智者。但是,当你不是智者的时候,真的就不能多言语吗?不是的,在你耳目心用上之后,还是有 不清晰时,还是需要多言语一下的,这样才能更快的明晰。

很多人往往重形式,而忽略了本质,真的就因为这样的一段话,而就是不说话,于是造成了误会,造成了不畅,等等。

后面几句,更是玄妙,关闭自己的外感,不受外界的影响与妨碍,不漏锋芒,不起纠纷,不因不得而亲疏利害贵贱,所以为 天下贵。

做事情,不要因外界的影响而影响了自身,影响自身的独立思考,也不因自己的各种杂念各种感受各种欲望,来影响自身。

但是呢,作为一个俗人,该有的样子还是要有的,这样会更有烟火气一些,而不是动不动去成为智者,修成大道。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能知人,是智慧的. 能自知,是高明的. 能胜别人,是 ...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智者不多说话,多说话的人不是智者. 赏 析 这是老子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一句话. 老子认为,聪明的人,不会喋喋不休,说个不停,将 ...

  • 九言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语迟,愚者话多。

    凡人歌 五月天;萧敬腾 - 凡人歌 很多事,可遇不可求,人生中最好的摆渡人,往往是我们自己. 不随便评价他人,是修养: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修行. 要一直保持自己喜欢的样子,不要随波逐流,也不要过度失 ...

  • 《道德经》第56章《知者不言》悟读述杂【56】

    《道德经》第56章《知者不言》悟读述杂【56】

  •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 ...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和谐之玄,玄同之妙:和光同尘,挫锐解纷!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 和其光,同其尘, 挫其锐,解其纷, 是谓玄同. 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

  • 《道德经》五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玄同思想是<道德经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①.塞其兑,闭其门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③,是谓玄同④.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⑤:故为天下贵. [译文] 聪明 ...

  • 你也能看懂《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有智慧的人不多说话,多说话的人缺乏智慧. 堵住欲望的通道,关闭凡俗的大门.消磨万物的锐气,解除万物的纷扰,同和万物的光辉,与万物同在尘埃.这是玄妙的协同. 因此不可以得到了就亲近,不可以得到了就疏远: ...

  •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和光同尘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duì),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 知& ...

  • 深度解析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大家好,这里是三宝易学堂,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首先我们来先看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 ...

  •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玄同的境界

    [一]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二]译文 知&quo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六章:化而欲作无为自成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六章(无为篇第二章) 化而欲作  无为自成 (原第37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