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散《金匮要略》【转载】

(0)

相关推荐

  • 临床中如何运用当归芍药散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982天. 五月的第一天,新的一月,日子可以数着过,希望自己的每一天,都能过的更有意义. 凡事都有两面,有其带来的好处和 ...

  • 民间高手,公开验方!

    桑叶15克,杏仁10克,沙参20克,浙贝母10克,栀子皮10克,淡豆豉10克,梨皮20克. [功效]清宣凉润. [主治]外感燥热,头痛身热,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脉数等证.水煎服每日一剂      人 ...

  • 金匮要略79: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赤小豆当归散、王不留行散。

    " 概要:大黄牡丹皮汤(阑尾炎.急性盲肠炎),薏苡附子败酱散(慢性盲肠炎.隐痛,又名排脓汤,阴部出脓),赤小豆当归散(腹膜炎,阑尾胆囊破裂后进入腹腔),王不留行散(金疮药,可用蔗糖水替代). ...

  • 赤小豆当归散-​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6.2)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狐惑篇)

    6.2 赤小豆当归散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这个病,不只是发上面的口腔,下面的前后阴,而且发病于目 ...

  • 金匮要略赤小豆当归散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三两(原书无分量,三两为煎剂常用量).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 方解:赤小豆排痈肿脓血,当归和血化瘀,故治诸疮有脓痈恶血者. 14.阳毒之为痛,面赤斑斑如锦纹 ...

  • [转载]《金匮要略》笔记

    原文地址:<金匮要略>笔记----湿病论治 原文作者:阳密乃固 <金匮要略>笔记----湿病论治 一.湿病原因: 大部分湿痹是由于汗液离开三焦水道以后没有来得及透发,于是停留在 ...

  • 【《金匮要略》赤小豆当归散-痔疮】

    赤小豆当归散<金匮要略>卷上. 具有排脓血,祛湿热的功效. 组成:赤小豆150g(浸令芽出,晒干),当归30g. 用法:二药打粉,一日三次,一次2克,米汤调匀服.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 ...

  • [转载]无为山人注解《金匮要略》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 ...

  • 五苓散(见《伤寒论》《金匮要略》)转载

    日常 2020-5-17 19阅读1点赞0评论 适应症:急性胃肠炎.宿醉.胃炎.神经衰弱.肾盂炎.膀胱炎.尿道炎.糖尿病.呕吐.中暑.肝炎.黄疸.胆结石.胆囊炎.腹膜炎.**水肿.心脏病. 应用目标: ...

  • [转载]方草轩经方解读:八味肾气丸 选自《金匮要略》

    原文地址:方草轩经方解读:八味肾气丸 选自<金匮要略>作者:方草轩工作室 1.本文属方草轩观点,仅供参考. <神农本草经>:"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五九)狐惑眼病之赤豆当归散

    (五)狐惑眼病的治疗 [原文]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著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赤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