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华北野战军后勤部政委,原一机部部长,曾主政天津,官至正部
相关推荐
-
八路军115师,为何如此厉害?五大野战军都有这支部队的身影!
众所周知,我军历史上有五大野战军,这五大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那是所向披靡,相当的厉害.其实,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五大野战军,有一个共性部分部队都来源于115师.这个115师,有很大一一部分成为了东北 ...
-
晋察冀总兵力32万,为何未能列入四大野战军,成立一年后便撤销
在抗战时期,为了适应打歼灭战和运动战的需要,各大战略区都组建了野战军.在1937年11月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军区便成立了.到了抗战胜利后,晋察冀军区总计兵力已经到了32万多人.但为何没能列入四大 ...
-
著名的三黄治津,一大将一寿星,还有一位的儿子官至正国级
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天津的历史比较有趣.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市的三大主要领导都姓黄,后来他们相继担任天津市委书记.这就是著名的三黄治津. 都是哪三黄呢?第一位是开国大将之一的黄克诚.黄克诚是湖南永兴人, ...
-
他是一野后勤部政委,原青海省省长,曾任粮食部副部长,官至正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一条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的金科玉律.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逐渐从游击战转为大兵团作战,战略战术的变化对各大战略区的野战军的后勤保障提出了苛刻要求.为此,各大野战 ...
-
他官至正部,中顾委委员,原总参二部政委,曾任中调部部长
开国上将共计57名,个个都是百战余生的"军种骄子".然而,"特工之王"李克农绝对是另类,没有上过战场却被授予上将军衔.原总参二部政委孔原,就是李克农的老部下. ...
-
他参加过广州起义,原贸易部部长,曾执掌八路军后勤部,官至正部
我军在建国前长期处于以战养战的状态,后勤保障一直都是大难题.特别是抗战期间,八路军在敌后物资一度极为匮乏. 但是八路军有一套相对独立的后勤保障系统,最大程度的确保了大军军需供应.这一后勤保障系统的确立 ...
-
他是一野后勤部政委,原陕西政协主席,曾任西安市长,官至正部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林译演唱的<知识青年从军歌>,歌曲开篇词可谓是令人热血沸腾: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 ...
-
他官至正部,粮食部原部长,曾任武汉军区政委,还主政过湖北
1991年,一位多次病危被抢救的病号在同济医院,恳求医生不要给他用好药好针,好药留给别的重病号用.这一特殊要求,无不令医生动容.这位病号不是别人,正式原粮食部部长赵辛初. 湖北省行政区图 赵辛初生于1 ...
-
他官至正部,中顾委委员,原农牧渔业部部长,曾主政京、津、沪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改革有两个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力谏中央实行农产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杜润生:另一位就是原中顾委委员林乎加,废除了统购统销.林乎加是谁?有着 ...
-
他是一野第2兵团政委,中顾委委员,原甘肃省人大主任,官至正部
1955年开国授衔,各大野战军兵团级干部基本上都是授予了上将军衔,最低也是中将军衔.比如,一野第1兵团司令员王震(上将),政委徐立清(中将). 但是一野第2兵团军政主官授衔情况差距很大,司令员许光达( ...
-
他官至正部,中顾委委员,原卫生部部长,参加过策反傅作义
<北平无战事>是一部改编自刘和平同名小说的谍战剧,讲的是崔中石.方孟敖.谢培东等北平地下党员,如何在严峻环境下坚持斗争的故事.这部电视剧看着确实是不错,也确实是惊心动魄,但真实的地下斗争何 ...
-
他官至正部,参加过长征,原卫生部部长,曾主政福建、河北
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写道:我将用良知和尊严,按照良好的医疗规范来践行我的职业.这是每一位医生都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即一定要其求真务实.原卫生部部长江一真,就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了希波克拉底誓言. 江一真生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