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艺花蹊】 词牌:西江月

一、词牌故事

《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陇城)。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写下了《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在江陵,李白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见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惊叹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兴奋之余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

李白自江陵南下,来到了庐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随后,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然后前往扬州。在这里李白与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随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

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荆门。在江夏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不久,李白到了安陆,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李白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写了《与韩荆州书》希望得到他的举荐,可是没有下文。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唐玄宗狩猎,李白赴长安献《大猎赋》,歌颂圣朝“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在紫极宫遇见了贺知章。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啸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称他为“谪仙人”。可是一年年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唐玄宗召见李白,并令李白供奉翰林,李白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可是李白的理想不仅仅是当个御用文人。他治国的才华得不到施展,只好成天醉卧长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天宝三年(744年)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李白入宫。据说李白因为衣着破烂,唐玄宗赐给李白锦袍。李白因借着酒意唤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自视尊贵,但因唐皇在前,只好手忙脚乱地为他脱下臭鞋。李白趁醉在金花笺上作了《清平调》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词成满座喝采,唐玄宗命后教坊奏乐,牡丹美人、美酒雅乐,好不尽兴。第二天,杨贵妃吟诵着李白的《清平调》,不禁赞道“好词!”这时,高力士却说:“此词把贵妃比作飞燕,恐非吉祥之兆。”原来赵飞燕为汉成帝妃子,腰骨纤细,能作“掌上舞”,与妹妹赵合德深受汉成帝宠爱。后来,汉成帝死在赵合德床上。赵合德与赵飞燕先后自杀。杨贵妃自然知道这个典故,“真是岂有此理!”不久,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天宝三年(744年)夏,李白到了东都洛阳,遇到杜甫,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同年秋天,两人践约到了梁宋并遇到了诗人高适。翌年秋,李白与杜甫在东鲁又一次会见,偕同去齐州拜访李邕。两人分手后,李白辞别东鲁,写下了著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和元丹丘、孔巢文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静湖,往来剡溪等处,写下《苏台览古》,以及著名的诗篇《将进酒》: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在金陵李白与崔成甫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李白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在吴越漫游了几年,漂泊不定。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暴发,李白避居庐山。永王李璘出师东巡,邀李白入幕。不久李璘在丹阳起兵叛乱兵败,李白也因此被系浔阳狱,后来被长流夜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大赦,李白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乘船顺长江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乾元二年(759年),李白再次与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上元二年(761年),李白投奔当涂县令李阳冰。汪伦听说后,便写信给李白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汪伦告诉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不止。汪伦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返回时汪伦又设宴饯行,并唱民间《踏歌》相送。李白深感汪伦的盛意,作《赠汪伦》诗一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赋《临终歌》与世长辞。民间传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这倒是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远在秦州的杜甫,未必知道李白的死讯,但却预感到李白结局,写下了感人的《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二、词牌格律

《西江月》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以柳永词为正调。五十字,双调。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柳永《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

凤额绣帘高卷,

中仄中平中仄,

兽镮朱户频摇。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两竿红日上花梢。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春睡恹恹难觉。

中仄中平中仄(叶)

 

好梦枉随飞絮,

中仄中平中仄,

閒愁浓胜香醪。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不成雨暮与云朝。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又是韶光过了。

中仄中平中仄(叶)

二、词牌声情

《西江月》调入中吕宫,声情甜庸,宜抒一般之情。

●张孝祥《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此词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三四两句从客观风物欢迎自己的角度下笔,描画出上船离岸乘风过湖的情景。超脱尘网、得其所哉的无限快意,就这样得到了淋漓酣畅的表现。“世路”二句,暗承上片“过湖”,由描述转入议论,看似语意突兀,实是一脉相通。结尾两句,紧承“悠然”二字宕开一笔,着力描写来到湖中寒光亭时所见的自然美景,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尽在言外,成为全词意境旷远、余音绕粱的结笔。

● 苏轼《西江月·重九》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此词系苏轼身处黄州,登高上栖霞楼,念及弟弟苏辙而写下的词。词的上阕写作者因看到纷飞细雨而触景生情,当年戏马的畅意和如今离别的凄凉形成宣明的对比。下阕笔锋一转,作者并没有沉陷于这种离别的忧思和惆怅,而是豪言“俯仰人间今古”。

 黄庭坚《西江月·月侧金盆堕水》

月侧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君诗秀色雨园葱。想见衲衣寒拥。

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莫将社燕等秋鸿。处处春山翠重。

词的上片由衡阳舟中的自己,转到长沙旅次的惠洪,用以连结的枢纽就是不久前的接席论诗,与此时的便道寄词。下片由南行途中的湘水流域匝月勾留,回溯导致此行的生平政治遭遇,瞻望还要走下去的千里程途。每片两意过接处,纯以神行,不著痕迹。山谷为江西诗派始祖,此篇亦是以诗法为词。全词极尽曲折吞吐之能事,巧用典故,表露旷达胸襟。全词有语尽而情未尽之妙。

●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是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全词层次自然,语言平淡。在看似平淡中,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和淳厚的感情,体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往期精彩:

【诗艺花蹊】词牌:一斛珠

【诗艺花蹊】 词牌:千秋岁

【诗艺花蹊】 词牌:破阵子

【诗艺花蹊】词牌:水调歌头

【诗艺花蹊】词牌:后庭花

【诗艺花蹊】词牌:一枝春

【诗艺花蹊】词牌:水龙吟

【诗艺花蹊】词牌:谒金门

【诗艺花蹊】 词牌:眉妩

【诗艺花蹊】词牌:采桑子

【诗艺花蹊】词牌:虞美人

【诗艺花蹊】 词牌:阮郎归

【诗艺花蹊】词牌:章台柳

【诗艺花蹊】 词牌:喝火令

【诗艺花蹊】 词牌:何满子

【诗艺花蹊】 词牌:南歌子

【诗艺花蹊】词牌:蝶恋花

【诗艺花蹊】词牌:生查子

【诗艺花蹊】词牌:点绛唇

【诗艺花蹊】词牌:沁园春

【诗艺花蹊】词牌:长相思

【诗艺花蹊】词牌:忆秦娥

【诗艺花蹊】词牌:临江仙

【诗艺花蹊】词牌:浣溪沙

【诗艺花蹊】词牌:卜算子

【诗艺花蹊】词牌:如梦令

【诗艺花蹊】词牌:忆江南

【诗艺花蹊】 词的章法结构

【诗艺花蹊】 词的对仗

【诗艺花蹊】 词的句式

【诗艺花蹊 】词的用韵

【诗艺花蹊】 词的基本概念(二)

【诗艺花蹊】 词的基本概念(一)

【诗评万象】编辑部

策划:梅关雪 盖涵生 吴明楷

编辑:梅关雪 盖涵生 一夜北风寒 木矣 寒砚 林小西 王军

投稿邮箱:spwx6868@163.com

(0)

相关推荐

  • 常见词牌解释——079西江月

    学习词牌<西江月> 我们先看李白这首诗: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在今天的 ...

  • 读赠汪伦诗有感赋诓李白诗一首

    诓李白 (布衣文化) 喜酒樂游数李白, 汪伦设计桃花策. 十里桃花何曾有, 百家酒店另有说.

  • 李白原来不仅仅是诗人,还是一位超级剑客?

    李白的大名,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黄口小儿,只要读过一点书,就基本上没有不知道的.身为盛唐时期诗歌两座高峰之一的李白,文采自然没的说,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据说他还是一个"十步杀一人" ...

  • 【诗艺花蹊】 词牌:破阵子

    一.词牌故事 破阵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出自<秦王破阵乐>,后用作词调名.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 ...

  • 【诗艺花蹊】 词牌:千秋岁

    一.词牌故事 唐教坊曲有<千秋乐>,<千秋岁>调用旧曲另创新声.据<旧唐书·玄宗本纪>载: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宴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请以每 ...

  • 【诗艺花蹊】词牌:一斛珠

    一.词牌故事 <一斛珠>,原唐教坊曲名,源于唐玄宗梅妃的故事. 据宋代<梅妃传>记载,江采苹为福建莆田人,才貌兼备.她的父亲是个医生,对女儿期望很高,以<诗经>中的 ...

  • 【诗艺花蹊】词牌:满庭芳

    一.词牌故事 <满庭芳>的来源,一说出自柳宗元诗:"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

  • 【诗艺花蹊】 词牌:忆王孙

    一.词牌故事 王孙一般泛指贵族子孙,到了后来也用来尊称一般的青年男子了,后代诗人多用"王孙"."芳草"作为感景怀人之词.<忆王孙>的词牌名,源自唐代 ...

  • 【诗艺花蹊】 词牌:解语花

    一.词牌故事 据清徐釚<词苑丛谈>云:<解语花>"调名取自唐天宝遗事,即唐明皇称杨贵妃语".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悲痛 ...

  • 【诗艺花蹊】 词牌:多丽

    一.词牌故事 词牌中<多丽>,一说源自杜甫的<丽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

  • 【诗艺花蹊】 词牌:杜韦娘

    一.词牌故事 词牌<杜韦娘>原为唐教坊曲名.据唐末孟棨<本事诗>载:刘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 ...

  • 【诗艺花蹊】 词牌:调笑令

    一.词牌故事 <调笑令>,系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白居易在<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云:"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并自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