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艺花蹊】 词牌:千秋岁

一、词牌故事

唐教坊曲有《千秋乐》,《千秋岁》调用旧曲另创新声。据《旧唐书·玄宗本纪》载: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宴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已下献镜及承露囊,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仍编为令,从之。”

开元十七年八月初五,唐玄宗生日,应百官所请,将此日设为“千秋节”,在“花萼楼”下大摆宴席,赏赐文武百官,并举行盛大的“千秋宴”和乐舞表演,唐教坊第一部专门创作了一部大曲《千秋乐》。大臣们纷纷向唐玄宗敬献精美铜镜,唐玄宗甚悦,决定每年在扬州定制铜镜回赏四品以上官员,并命名为“千秋镜”。唐玄宗曾就此事写过《“千秋节”赐群臣镜》:

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

分将赐群臣,遇象见清心。

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

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

瑞露垂花绶,寒冰澈宝轮。

对兹台上月,聊以庆佳辰。

后来每逢“千秋节”,王公大臣们都要铸造“千秋镜”进献唐玄宗,并大唱颂词。天宝七年(748)三月乙酉日,皇都“大同殿”柱上生出灵芝,并有珠玉般的“神光照殿”,宫里的兴庆池上也有祥云缭绕。文武百官认为这是上天被圣恩感动,昭示吉祥。故联合上折,尊唐玄宗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建议将“千秋节”改为“天长节”,以让大唐的江山“地久天长”。于是,唐玄宗颁诏将“千秋节”改为“天长节”。为此,王维作了一首诗《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太阳升兮照万方,

开阊阖兮临玉堂,俨冕旒兮垂衣裳。

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

德合天兮礼神遍,灵芝生兮庆云见。

唐尧后兮稷契臣,匝宇宙兮华胥人。

尽九服兮皆四邻,乾降瑞兮坤降珍。

二、词牌格律

《千秋岁》也称《千秋节》、《千秋万岁》。正体双调,七十一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

秦观《千秋岁·柳边沙外》

柳边沙外。

中平中仄(韵)

城郭轻寒退。

中仄平平仄(韵)

花影乱,

中中仄,

莺声碎。

平平仄(韵)

飘零疏酒盏,

中平平仄仄,

离别宽衣带。

平仄平平仄(韵)

人不见,

平中仄,

碧云暮合空相对。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忆昔西池会。

中仄平平仄(韵)

鸳鹭同飞盖。

中仄平平仄(韵)

携手处,

中中仄,

今谁在。

平平仄(韵)

日边清梦断,

中平平仄仄,

镜里朱颜改。

中仄平平仄(韵)

春去也,

平中仄,

落红万点愁如海。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三、词牌声情

《千秋岁》词牌系宋时沿用旧曲名,另创新声。此调入歇指调、仙吕调,悲伤感抑,不适合祝寿喜庆。

● 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此词写爱情横遭阻抑的幽怨和坚决不移的信念。上阕写暮春景色:雨轻风紧,催落繁花;杜鹃啼血,呼唤着春天完结,造成浓重的感伤气氛。惜春的词人,在花丛中寻找并采摘着残花,传神地刻画出词人伤春惜花的拳拳真情。接着以飘零的杨花,写春之落寞及心之寒冷。下阕抒情:“不老”的“天”与“难绝”的“情”相对比,再以“千千结”的“双丝网”比忧思百结的愁心,将愁情怨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以夜将尽的孤灯景象作结,让整个的抒情氛围笼罩在漆黑的深渊中,很富抒情效果。全词含蓄发越,体现了张先的词风。

● 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此词以“春”贯穿全篇,“今春”和“昔春”,“盛春”到“暮春”,以时间的跨度,将不同的时空和昔盛今衰等感受融合为一,创造出完整的意境。实质上,该词也将今与昔,政治上的不快和爱情上的失意交织在一起,或谈政治理想破灭,或说个人容颜衰老,反复咏叹,缠绵凄恻,最终落脚点在一无边无际的“愁”上,感情极其忧伤,催人泪下。这首词自写情怀,外婉约而内异常激烈,颇能概括秦观一生遭遇及性格特征,可谓性灵之作。

● 苏轼《千秋岁·次韵少游》

乌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这首词表达词人才无所用,报国无门的心绪。上阙作者自叙贬居在有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岛,退离了能展抱负的政坛,归途遥遥无期,凄苦心碎。下阙作者逐渐拜托愁苦,对自己能被朝廷启用报有希望。结尾运用《论语》入词的手法,起到引发联想、扩充语言内涵的作用,转而表达节操自守、“行藏在我”的信念。全词波澜起伏,情感激荡,令人感受苏轼胸中炽热的情感还未泯灭。表达了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虽历经磨难仍不改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

● 黄庭坚《千秋岁·苑边花外》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这首词追和秦观的《千秋岁·水边沙外》词,用秦观词韵,是作者悼念故人秦观的作品。该词的上阙写朝为官时的欢乐,词的下片写词人对秦观的沉痛悼念。全词感情深沉郁勃,上片的欢乐,与下片的悲愤,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出政治局面的重大变化,从中抒发出悼念故人的深情,同时也表露出自己的身世之感,切身之痛。

往期精彩:

【诗艺花蹊】 词牌:破阵子

【诗艺花蹊】词牌:水调歌头

【诗艺花蹊】词牌:后庭花

【诗艺花蹊】词牌:一枝春

【诗艺花蹊】词牌:水龙吟

【诗艺花蹊】词牌:谒金门

【诗艺花蹊】 词牌:眉妩

【诗艺花蹊】词牌:采桑子

【诗艺花蹊】词牌:虞美人

【诗艺花蹊】 词牌:阮郎归

【诗艺花蹊】词牌:章台柳

【诗艺花蹊】 词牌:喝火令

【诗艺花蹊】 词牌:何满子

【诗艺花蹊】 词牌:南歌子

【诗艺花蹊】词牌:蝶恋花

【诗艺花蹊】词牌:生查子

【诗艺花蹊】词牌:点绛唇

【诗艺花蹊】词牌:沁园春

【诗艺花蹊】词牌:长相思

【诗艺花蹊】词牌:忆秦娥

【诗艺花蹊】词牌:临江仙

【诗艺花蹊】词牌:浣溪沙

【诗艺花蹊】词牌:卜算子

【诗艺花蹊】词牌:如梦令

【诗艺花蹊】词牌:忆江南

【诗艺花蹊】 词的章法结构

【诗艺花蹊】 词的对仗

【诗艺花蹊】 词的句式

【诗艺花蹊 】词的用韵

【诗艺花蹊】 词的基本概念(二)

【诗艺花蹊】 词的基本概念(一)

【诗评万象】编辑部

策划:梅关雪 盖涵生 吴明楷

编辑:梅关雪 盖涵生 一夜北风寒 木矣 寒砚 林小西 王军

投稿邮箱:spwx6868@163.com

(0)

相关推荐

  • 浣溪沙.幸福人生最长寿(1180)

    浣溪沙.幸福人生最长寿(1180)

  • 『选牌填词』《摊破浣溪沙》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选牌填词] 词牌简介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多三字两结句,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因有&qu ...

  • 灯火词《初冬》12则

    灯火词《初冬》12则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六句的诗既有古体也有律体

    前言 我们常见的古诗中,四句和八句的诗多一些,六句的诗相对较少.对于词来说,有些词牌本身就是六句的诗,名篇数量还是非常多的. 五言六句诗在魏晋时代已有,到唐朝增加了七言六句的诗体.六句的诗和五言诗.七 ...

  • 【诗艺花蹊】 词牌:破阵子

    一.词牌故事 破阵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出自<秦王破阵乐>,后用作词调名.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 ...

  • 【诗艺花蹊】词牌:一斛珠

    一.词牌故事 <一斛珠>,原唐教坊曲名,源于唐玄宗梅妃的故事. 据宋代<梅妃传>记载,江采苹为福建莆田人,才貌兼备.她的父亲是个医生,对女儿期望很高,以<诗经>中的 ...

  • 【诗艺花蹊】 词牌:西江月

    一.词牌故事 <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 ...

  • 【诗艺花蹊】词牌:满庭芳

    一.词牌故事 <满庭芳>的来源,一说出自柳宗元诗:"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

  • 【诗艺花蹊】 词牌:忆王孙

    一.词牌故事 王孙一般泛指贵族子孙,到了后来也用来尊称一般的青年男子了,后代诗人多用"王孙"."芳草"作为感景怀人之词.<忆王孙>的词牌名,源自唐代 ...

  • 【诗艺花蹊】 词牌:解语花

    一.词牌故事 据清徐釚<词苑丛谈>云:<解语花>"调名取自唐天宝遗事,即唐明皇称杨贵妃语".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悲痛 ...

  • 【诗艺花蹊】 词牌:多丽

    一.词牌故事 词牌中<多丽>,一说源自杜甫的<丽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

  • 【诗艺花蹊】 词牌:杜韦娘

    一.词牌故事 词牌<杜韦娘>原为唐教坊曲名.据唐末孟棨<本事诗>载:刘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 ...

  • 【诗艺花蹊】 词牌:调笑令

    一.词牌故事 <调笑令>,系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白居易在<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云:"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并自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