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艺花蹊】 词牌:解语花

一、词牌故事

据清徐釚《词苑丛谈》云:《解语花》"调名取自唐天宝遗事,即唐明皇称杨贵妃语"。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悲痛欲绝,茶饭不思,闷闷不乐。驸马杨洄为了讨玄宗的欢心,劝皇上驾幸温泉宫。一路上,杨洄极尽奉承之能事,还为玄宗推荐了一个绝代佳人。玄宗很高兴,就派高力士奉旨前往召见。原来这个佳人不是别人,正是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妃子。

杨玉环来到宫中,玄宗一看,果然冰肌玉骨,有倾国倾城之貌。不禁龙颜大悦,立即命人设宴款待。席间,玄宗得知杨玉环擅长音乐,就命她吹笛。杨玉环吹得娓娓动听,玄宗连连拍手叫好,并亲自斟酒三杯以示赏赐,当晚将杨玉环纳入后宫。

碍于翁媳名份,唐玄宗就以为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杨玉环在道观中虚度青春,不胜叹息。曾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据说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宫女们传说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到了天宝四年(745年),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然后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杨贵妃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又擅长歌舞,善弹琵琶。唐玄宗本身精通音律,创设梨园,并自号“皇帝梨园弟子。”得到杨玉环这个知音,高兴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唐玄宗还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可谓“三千宠爱在一身”。

为以博取杨贵妃的欢心,玄宗甚至命人从遥远的岭南用驿马把贵妃喜欢吃的荔枝送来,一路上不知要累死多少快马。杜牧曾作《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玄宗和杨妃时常在宫中沉香亭赏花,命伶人歌舞助兴。一天,宫中的太液池开了无数雪白的莲花,玄宗和皇亲国戚们一起设宴赏花。席间,大家对这些莲花赞不绝口。玄宗指着杨贵妃对大家说:

“这莲花再美,也比不上我这会说话的名花!”

玄宗把杨贵妃比作会说话的名花,比雪白的莲花更胜一筹,足见他对杨贵妃的宠爱。后来,“解语花”这一典故,用来比喻美女,或指美女可人。

唐玄宗宠爱贵妃,将她的哥哥杨国忠封为宰相,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杨家一门炙手可热。可惜唐玄宗迷恋贵妃,日夜欢娱,疏于朝政,后来导致安史之乱,唐玄宗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曾奉诏作《清平调词三首》,其二曰: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诗中把杨贵妃比作身死国败的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这也许是李白对玄宗的委婉规劝,也许是对“解语花”杨贵妃命运的预言。

二、词牌格律

《解语花》正格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六仄韵,后段九句七仄韵

秦观《解语花·窗涵月影》

窗涵月影,

平平仄仄,

瓦冷霜华,

仄仄平平,

深院重门悄。

平中中平仄(韵)

画楼雪杪。

仄平中仄(韵)

谁家篴、弄彻梅花新调。

中平中讀中仄中平中仄(韵)

寒灯凝照。

中平中仄(韵)

见锦帐、双鸾飞绕。

中中仄讀中平中仄(韵)

当此时、倚几沈吟,

中仄平讀中仄平平,

好景都成恼。

中仄平平仄(韵)

曾过云山烟岛。

中中中中中仄(韵)

对绣襦甲帐,

仄中平中仄,

亲逢一笑。

中中中仄(韵)

人间年少。

中平平仄(韵)

多情子、惟恨相逢不早。

中平中讀中仄中平中仄(韵)

如今见了。

平平仄仄(韵)

却又惹、许多愁抱。

中中仄讀中平中仄(韵)

算此情、除是青禽,

中仄平讀中仄平平,

为我殷勤报。

中中平平仄(韵)

三、词牌声情

《解语花》调入林钟羽,此调婉丽,宜抒情。

● 周邦彦《解语花·风销绛蜡》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萧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 吴文英《解语花·门横皱碧》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翦,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 张炎《解语花·行歌趁月》

行歌趁月,唤酒延秋,多买莺莺笑。蕊枝娇小。浑无奈、一掬醉乡怀抱。筹花斗草。几曾放、好春闲了。芳意阑,可惜香心,一夜酸风扫。

海上仙山缥缈。问玉环何事,苦无分晓。旧愁空杳。蓝桥路、深掩半庭斜照。馀情暗恼。都缘是、那时年少。惊梦回、懒说相思,毕竟如今老。

● 周密《解语花·晴丝罥蝶》

晴丝罥蝶,暖蜜酣蜂,重檐卷春寂寂。雨萼烟梢,压阑干、花雨染衣红湿。金鞍误约,空极目、天涯草色。阆苑玉箫人去後,惟有莺知得。

馀寒犹掩翠户,梁燕乍归,芳信未端的。浅薄东风,莫因循、轻把杏钿狼藉。尘侵锦瑟。残日绿窗春梦窄。睡起折花无意绪,斜倚秋千立。

(0)

相关推荐

  • 杨玉环护肤秘籍,用“精露”来青春永驻,“精露”到底是什么?

    说起杨贵妃,在中国人中,应该是无不知晓,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关杨贵妃和唐明皇的爱情故事,不管是古代戏剧还是现代的影视作品,都是编剧们绝佳的故事题材.杨贵妃(719年-756年),号太真,祖籍蒲州永乐( ...

  • 唐玄宗不择手段把杨贵妃弄到手中,因为愧疚一直不封她为皇后!

    杨贵妃出身显赫,自幼精通琴棋书,天生丽质.白居易曾经这样说她是把三千宠爱集于一身,由此看来杨贵妃受宠的程度是非常高的.由此可见,当时的唐玄宗对于杨贵妃的美貌是多么的迷恋,不仅把她封了贵妃,还提拔了她的 ...

  • 【诗艺花蹊】 词牌:破阵子

    一.词牌故事 破阵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出自<秦王破阵乐>,后用作词调名.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 ...

  • 【诗艺花蹊】 词牌:千秋岁

    一.词牌故事 唐教坊曲有<千秋乐>,<千秋岁>调用旧曲另创新声.据<旧唐书·玄宗本纪>载: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宴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请以每 ...

  • 【诗艺花蹊】词牌:一斛珠

    一.词牌故事 <一斛珠>,原唐教坊曲名,源于唐玄宗梅妃的故事. 据宋代<梅妃传>记载,江采苹为福建莆田人,才貌兼备.她的父亲是个医生,对女儿期望很高,以<诗经>中的 ...

  • 【诗艺花蹊】 词牌:西江月

    一.词牌故事 <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 ...

  • 【诗艺花蹊】词牌:满庭芳

    一.词牌故事 <满庭芳>的来源,一说出自柳宗元诗:"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

  • 【诗艺花蹊】 词牌:忆王孙

    一.词牌故事 王孙一般泛指贵族子孙,到了后来也用来尊称一般的青年男子了,后代诗人多用"王孙"."芳草"作为感景怀人之词.<忆王孙>的词牌名,源自唐代 ...

  • 【诗艺花蹊】 词牌:多丽

    一.词牌故事 词牌中<多丽>,一说源自杜甫的<丽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

  • 【诗艺花蹊】 词牌:杜韦娘

    一.词牌故事 词牌<杜韦娘>原为唐教坊曲名.据唐末孟棨<本事诗>载:刘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 ...

  • 【诗艺花蹊】 词牌:调笑令

    一.词牌故事 <调笑令>,系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白居易在<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云:"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并自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