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〇〇:大便很臭的就是肠热
相关推荐
-
经方:葛根黄芩黄连汤(热痢)
葛根黄芩黄连汤[原文]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伤寒]1.太阳病,桂枝 ...
-
经方实验录:伤寒论九证悟透伤寒温病转变三大规律
天人合一六吉堂▲ 点击"六吉堂"关注公众号 以案说医 丨作者 / 莲花笙 这是六吉堂第67篇原创文章 经方实验录,从之前的桂枝汤论至调胃承气汤九证,其寒热进退,疾病传变,可总结为三 ...
-
伤寒论条辨 八卷 方有执著 陈友恭较
伤寒论条辨 八卷 方有执著 陈友恭较
-
伤寒论条辨浅释3——条辨6-8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七.若自汗出,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八.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言语难出.若发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 ...
-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伏中焦湿大于热
十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不知饥),口渴(不喜饮),舌白(舌苔白滑),湿伏中焦.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浓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六一散. 自注:浊邪上干则胸闷,胃液 ...
-
《伤寒论》中的智慧(十五)清肠热三方 ——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
<伤寒论>中的智慧(十五) 清肠热三方 --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 <伤寒论>里有三个清大肠热治疗泄泻.痢疾的方剂,分别是葛根黄芩黄连汤(简称葛根芩连汤).黄芩汤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八九:大便溏的人,大多是寒湿
7月21日 八九:凡用「栀子豉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凡用「栀子豉汤」其病人旧有肠胃虚寒,大便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溏就是很稀,像泥巴浆一样,拉出来有水的,大便溏的人,大多是寒湿,里面有寒湿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五
十五:「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伤寒金匮中的方剂,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处方都是用桂枝汤做加减,经方家认为桂枝汤是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一
十一:「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因为病在阳,六天足尽,到第七天的中午,事实是足六天,就是巳时到未时,中午的时候解掉. 所以开给病人处方的时候,如果是太阳病,晚上九点吃药下去,十点的时候,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
十:「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头痛,如果自己会好,一个星期就好了,感冒到第七天还没好,就要赶快去看医生了. 太阳病,有时候传阳明或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九
九: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如果白天得到的病,就是发于阳,过一个晚上,就是第二天了,所以如果足足六天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