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知病必先知证——《伤寒论》中的辨证方法
相关推荐
-
阳明经提纲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伤寒三日,阳明脉大.阳明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病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伤寒 ...
-
收藏 病机版《伤寒论》(二),开启伤寒论奥秘的一把新钥匙!!
张胜兵中医 2021-08-25 ↑ 点击上方 "张胜兵中医" 关注 长按图中二维码,关注"张胜兵中医",每天为您分享精彩中医文章和医案! 上一篇文章是关于太阳 ...
-
《伤寒论》第46一一60条解读
(46)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麻黃湯主之.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 此论伤寒表郁治法及表郁衄解之故也. 太阳病 ...
-
知病必先知证_斋戒_新浪博客 和另外 2 个页面 - 个人
知病必先知证(2008-03-21 12:18:12) 转载▼标签: 健康马文辉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指导我们辨证施治的总纲.证的得出,是将众 ...
-
『古方新解』竹叶石膏汤治温病痉证
周某,男性,14岁,2010年6月10日初诊. 患者于1个月前感冒发烧,引发病毒性脑炎,在某市级医院住院治疗20天.出院时各项体征基本正常,无头晕.咳嗽.咯痰等症:但四肢及头部无规律性震颤抽搐仍未改善 ...
-
『古方新解』浅析“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可知少阴病,当无热恶寒,而此处却"反发热".这是此汤证之立法准绳." ...
-
『古方新解』补中益气汤化裁临证举隅
复发性口腔炎 患者,女,21岁,2006年9月29日初诊.主诉:口舌生疮1年.病史:患者泛发口舌生疮1年,反复发作,稍食辛热食物,辄尤为严重,甚则言语.进食痛均加剧,屡服清热解毒类中药无效,缠绵难愈. ...
-
『古方新解』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运用举隅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麻黄2两.细辛2两.炮附子l枚组成,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之"太少两感证",有温经散寒.助阳 ...
-
『古方新解』八正散在治月经不调中的运用
凡月经的周期或经量出现异常者称为月经不调.<妇科玉尺>云:"经贵乎如期,若来时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月二三至,或数月一至,皆为不调."因此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 ...
-
『古方新解』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此外感之寒凉,由太阳直透少阴,乃太阳与少阴合病也.为少阴与太阳合病,是以少阴已为寒凉所伤,而外表纵有发热之时,然此非外表之 ...
-
『古方新解』阳明病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伤寒论>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麻黄二两去节,赤小豆一升,连轺二两,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 ...
-
『古方新解』对“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探讨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的临床实践,认为<伤寒论>中"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经典条文,并不局限于小柴胡汤证,而且有更广泛临床指导意义,提出"抓主症不必悉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