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行道》本雅明
相关推荐
-
最后15分钟写作
自18年12月18日起,我开始连续日更写作,公众号作为每天只能发一次的平台载体,也迫使我每天保持着发一次的节奏. 刚开始写作时,我还会提前写以防止更新时没有弹药,但是提前写总是缺少写作的感觉,于是变成 ...
-
觉醒者(二百零三)——写作者必须觉醒
①写作态度决定了文章的质量.为娱乐自己写作,可能就顾及不到读者的感受,不愿意精心修改,写出许多残次品. 只有为使命写作,为大众写作,才能有严谨的态度,精雕细琢,不厌其烦地修改,确保万无一失. 既想有阅 ...
-
无戒:1.学习书中的写作技巧,获取灵感4细节写不好5思想不够深刻
无戒:1.学习书中的写作技巧,获取灵感4细节写不好5思想不够深刻
-
新手写作系列之番外 新手写小说,总是想得多做得少,生生错过了挣钱最佳时期。
我之前写过新手写文的建议,可我发现还是很多新手不是很明白该怎么去做,依然在原地徘徊,那我在这里就再写一次. 新手觉得自己写作基础差,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自己没尝试过,只是不停地萌生想法,却迟迟没有开始行动 ...
-
本雅明:《论感知》
本雅明:《论感知》
-
迈克尔·凯思:瓦尔特·本雅明,都市研究,与城市生活的叙事 | 西东合集
陈永国 译 但要堕入真正的精神的底层,不再有什么夜里下降和上升的问题(那是白天吗?),对我来说意味着走老路回到两个面具的剧院,而它现在已经是一个酒馆了.(布勒东,1960) 引言 在试图讲述人们如何尝 ...
-
汪民安:纪念本雅明逝世75周年 | 西东合集
本雅明是二十世纪最为独特的文人之一.他的特征如此之突出,以至于很难找到一个类似的形象.他既无可替代,也难以模仿.他去世已经75年了,可是人们对他的兴趣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烈.通常,面对一个重要的 ...
-
瓦尔特·本雅明:布莱希特研究:什么是史诗剧?(第一稿) | 西东合集
田延 译 在当今的戏剧中,关于舞台表演的论争焦点要比关于剧本的论争焦点更为明确.这关系到把乐池填平.这条深渊--它把演员和观众分离开,就像把死人和活人分离开一样:它的静默增强了戏剧中的神圣:它的鸣响渲 ...
-
瓦尔特·本雅明:哲学历史论纲 | 西东合集
张旭东 译 译按:这篇<历史哲学论纲>是本雅明逝世前最后一篇作品,作于1940年初(本雅明于1940年9月26日服毒自杀),写作的一个直接引发事件是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 ...
-
瓦尔特·本雅明:讲故事的人
张耀平 译 一 虽然这一称谓我们可能还熟悉,但活生生的.其声可闻其容可睹的讲故事的人无论如何是踪影难觅了.他早已成为某种离我们遥远--而且是越来越远的东西了.说列斯科夫是讲故事的人并不意味着把他拉近, ...
-
站在“机械复制”之“后”的思考 —从瓦尔特•本雅明的摄影观念谈起
原作者: 张 楚 翔 内容提要: 针对当前中国摄影界有关"摄影本体的特性"."摄影影像的真实性"以及"摄影的话语权"等热点问题的讨论.用70 ...
-
瓦尔特·本雅明:明信片中的一生
--本雅明逝世75周年纪念 伦敦<艺术报>整理 中译:王立秋 本文译自伦敦<艺术报>为纪念本雅明逝世75周年所整理刊发的文章,选自Verso出版社为纪念而发行的<瓦尔特· ...
-
谈卡夫卡—本雅明
本雅明致阿多诺:第19封信[圣·瑞莫(SAN REMO),1935年1月7日]亲爱的威森巴登(Wiesengrund)先生想着你现在应该返回了,我这就回复你12月17日的长信.令我不无惶恐的是,你的信 ...
-
瓦尔特·本雅明|布莱希特研究:什么是史诗剧?(第一稿)
布莱希特研究:什么是史诗剧?(第一稿) 瓦尔特·本雅明 著 田延 译 编者按 本雅明的<什么是史诗剧?>一文有两个稿本.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它的第二个稿本,这个稿本首次发表在<尺度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