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译18
相关推荐
-
【第374期】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24章》孔子怎样评价人?
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24章>孔子怎样评价人? 15·24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试& ...
-
君子“四忧”写千秋——《论语》悟读【147】
圣人"三畏"走天涯,君子"四忧"写千秋. <论语>第七篇第三章: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
论语日课226:好色,是最大的诚意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9.18) 孔子这段话有其来历.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 ...
-
直道而行亦君子
初读<论语>,源于上学时期的教科书.零零散散,窥一斑,亦受益,但终因未全读而"不见全豹".年过不惑,继而静心,愈读愈有味儿.掩卷沉思,最让人感慨的莫过于孔子光明磊落的品 ...
-
《论语》卷15卫灵公篇诗解2义礼逊信但求诸己群而不党不欲勿施
<论语>卷15卫灵公篇诗解2义礼逊信但求诸己群而不党不欲勿施 题文诗: 颜渊也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 ,服周之冕,乐则韶舞.禁放郑声,远侫之人. 郑声也淫,侫人也殆.孔子之曰:人 ...
-
德不孤兮必有邻——《论语》悟读【88】
才不寡兮必有识,德不孤兮必有邻. <论语>第四篇第二十五章: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 ...
-
毁誉总在一念间——《论语》悟读【394】
公道自有人心在, 毁誉总在一念间. <论语>第十五篇第二十五章: [原文]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译 ...
-
篆书论语通译(二)
论语通译之二 <论语>的体例比较特殊,属于早期的语录体散文,对事情的论述往往是随感而发,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让人感到凌乱无序. 但是,这种体例自有它的优点.一是口语化,明白易懂.如: ...
-
论语通译(三)
<论语>通译 (三) <论语>的内容 <论语>的内容涉及广泛,这里主要介绍三个方面:孔子的仁说.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文学成就. 孔子主张仁,是要推行仁政,希望经过实行 ...
-
篆书 · 论语通译(五)
<论语>通译 (五) (一)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 里仁>) 译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长期处在 ...
-
论语通译(尧曰)
论语通译之尧曰篇 (一)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知天命,无法成为君子:不懂礼节,无法立足于社会:不会 ...
-
论语通译(六)
(一)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 · 述而>)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品德不加以修养,不研讨学问,听到 ...
-
论语通译10
论语 微子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 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 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 ...
-
论语通译11
论语 微子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 ...
-
论语通译12
论语 阳货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
-
论语通译13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子曰:&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