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三)

研读《史记》,品味“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史学和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史记》故事。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精彩异常,是我们所熟知历史的根源。太史公对写作本书每一章节的解释,读完明白十二本纪、十表、八书的本意。请看《<史记>研读》第448章。

太史公自序(三)

始祖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写成《五帝本纪》第一。

帝禹大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夏桀淫骄,乃放鸣条。写成《夏本纪》第二。

帝契建商,传至成汤;太甲居桐,德盛阿衡;武丁得说,乃称高宗;帝辛沉湎,诸侯不享。写成《殷本纪》第三。

弃生后稷,德盛西伯;武王牧野,实抚天下;幽厉昏乱,既丧丰镐;陵迟至赧;洛邑不祀。写成《周本纪》第四。

秦国祖先,伯翳佐禹;穆公思义,悼豪之旅;以人为殉,诗歌黄鸟;昭襄业帝。写成《秦本纪》第五。

始皇既立,并兼六国,销锋铸鐻(音jù,巨),维偃干革,尊号称帝,矜武任力;二世受运,子婴降虏。写成《秦始皇本纪》第六。

秦失其道,豪杰并扰;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救赵,诸侯立之;诛婴背怀,天下非之。写成《项羽本纪》第七。

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写成《汉高祖本纪》第八。

惠之早逝,诸吕不台;崇强禄、产,诸侯谋之;杀隐幽友,大臣洞疑,遂及宗祸。写成《吕太后本纪》第九。

汉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废除肉刑,开通关梁,广恩博施,厥称太宗。写成《汉文帝本纪》第十。

诸侯骄恣,吴首为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写成《汉景帝本纪》第十一。

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泰山,改行正朔,变易服色。写成《汉武帝本纪》第十二。

夏、商、周三代太久远,具体年代已不可考,大致取之于传世的谱牒旧闻,以此为据,进而大略推断。写成《三代世表》第一。

周幽王周厉王之后,周室衰微,诸侯专政,《春秋》中没有记载;谱牒只记录概要,五霸更替盛衰,为考察周朝世系先后关系,写成《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春秋之后,陪臣秉政,强国相王;以至于秦,卒并诸夏,灭其封地,擅其我号。写成《六国年表》第三。

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氏遂乱,汉军扶义征伐;八年之间,天下三嬗,事繁变众,所以详著《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汉兴建立,到太初已历百年,诸侯废立分削,谱纪不明,有司记录不清,但却能根据其世系,知道其强弱原因。写成《汉兴已来诸侯年表》第五。

汉高祖开始夺取天下,辅臣股肱,剖符而爵,泽流苗裔,忘掉辈分,有的甚至杀身陨国。写成《汉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汉惠帝和景帝之间,增封功臣宗属爵邑。写成《汉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汉军北讨强胡,南诛劲越,征伐夷蛮,武功爰列。写成《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诸侯既强,七国为从,子弟众多,无爵封邑,推恩行义,其势削弱,德归京师。写成《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国有贤相良将,是民之师表。曾看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对贤者则记其治绩,对不贤者则明其劣迹。写成《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夏、商、周三代之礼,各有所增减而不同,但总体来看,其要义都在于使礼近人性,通王道,所以礼根据人的本性制成,减掉了繁文缛节,大体顺应了古今之变。写成《礼书》第一。

乐是用来移风易俗也的。自从《雅》《颂》之声兴起,人们都喜欢郑、卫之音。郑、卫之音由来已久,被人情所感发,那远方异俗之人就会归附。仿照已有《乐书》来论述自古以来音乐的兴衰,写成《乐书》第二。

不是军兵不强,不是大德不昌,黄帝、汤、武兴盛,桀、纣、二世而崩,能不谨慎小心吗?《司马法》产生已很久了,姜太公、孙武、吴起、王子成甫能继承并有所发明,切合近世情况,极尽人事之变。写成《律书》第三。

乐律处于阴而治阳,历法处于阳而治阴,律历交替相治,其间不容许丝毫差错。原有五家的历书相互悖逆不同,只有太初元年所论历法为是。写成《历书》第四。

星气之书,杂有很多祈福去灾、预兆吉凶的内容,所以荒诞不经;推究其文辞,考察其应验,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汉武帝召集专人研讨此事,用轨度加以验证。写成《天官书》第五。

承受天命作为帝王,封禅这样的符瑞之事不可轻易举行,如果举行,那名山大川诸神要都受祭祀。追溯祭祀之礼,写成《封禅书》第六。

大禹疏通河川,九川得以安宁;到了建立宣防宫之时,河道沟渠更被疏浚。写成《河渠书》第七。

钱币流通是为沟通农商,最后却发展到玩弄智巧,兼并发财,争相投机牟利,舍本逐末,去农经商。写成《平准书》来考察事情变化发展,这是第八。

黄其军

作于2021年2月5日(古历庚子年十二月廿四)

(0)

相关推荐

  • 赵生群:《史记》相关重要问题和新版《史记》修订情况

    近年应中华书局之约,与专业诸同仁校理<史记>,于校勘.标点之事着力颇多,又因撰写<前言>,将有关<史记>之若干重要问题梳理一过,因而撰为此文.不敢自是,唯祈达人方家 ...

  • 战国纪(夏)九

    周烈王五年.秦献公十四年.鲁共公六年[公元前371年] 魏伐楚,取鲁阳.[史记.魏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赵与秦战高安,败之.[史记.赵世家] 赵与秦战高安,秦师败绩.[大事记.二] 约本年,韩严 ...

  • 从《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读《史记》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近日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第三期,用古今对话的戏剧方式为我们演绎呈现了司马迁与<史记> ...

  • 史記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一]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後也.[二]當周宣王時,失其守而為司馬氏.[三]司馬氏世典周史.[四]惠襄之 ...

  • 古文观止87: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生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 ...

  • 经典文言文《太史公自序(节选)》题解、原文、译文与注解

    太史公自序(节选) [西汉]司马迁 [题 解]<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一书撰写的序言.原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历叙世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第二部分( ...

  • 太史公自序(五)

    研读<史记>,品味"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史学和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史记>故事.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精彩异常,是我们所熟知历史的 ...

  • 太史公自序(四)

    研读<史记>,品味"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史学和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史记>故事.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精彩异常,是我们所熟知历史的 ...

  • 太史公自序(一)

    研读<史记>,品味"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史学和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史记>故事.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精彩异常,是我们所熟知历史的 ...

  • 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注释与翻译(逐句对照)

    [<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注释与翻译,为了方便大家阅读,逐段对照翻译,文末还附有解说] 昔在颛顼,命南王重以司天①,北正黎以司地②.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③,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 ...

  • 古文观止:《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