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国民党中正剑是一把什么剑?

提到中正剑,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一部名为《佩剑将军》的老电影,电影中顾祝同亲临前线给国军高级将领贺坚,严军(原型为何基沣将军,张克侠将军)授中正剑的桥段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仅如此,何应钦,王耀武等众多国军高级将领也都留下了很多佩戴中正剑的照片,何应钦参加受降仪式时,身上佩戴的短剑正是中正剑。在加上坊间流传着众多国军将领在穷途末路之时用中正剑“成仁”保全自己军人尊严的传闻更是给中正剑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佩戴中正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有当时蒋介石极其器重信任的将领才有资格获得中正剑,而在现实历史中真的是这样吗?国民党的中正剑是一把什么剑?

一、中正剑的由来

关于中正剑的由来有些争议,一说中正剑最早即是作为授予黄埔军校毕业生的佩剑。

佩剑在剑身刻有“亲爱精诚”四字,这是当时黄埔军校的校训,“亲爱”是教导毕业生同为革命者,要相亲相爱,同心协力,共同奋斗;“精诚”则是勉励毕业生做事精益求精,以诚心待人。在剑柄处刻有铭文“校长中正赠”的字样(铭文后改为“校长中正授”)。

但是目前却在黄埔军校前几期的毕业照中,却并没有人佩戴中正剑,而且也没有现存刻有“亲爱精诚”四字的中正剑作为佐证,因此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存疑。

较为可靠的说法是中正剑起源于1933年开办国民政府在“内忧外患”下开办的庐山军官训练团,在结业时,蒋介石给结业的军官每人授予了一柄短剑,剑上刻有“军人魂”字样,这就是后来中正剑的雏形。

在当时,蒋介石认为四次对于红军的围剿,在人数、装备都有优势的情况下,均以失败告终是因为国军军官“没有廉耻,没有血性,没有良心,不讲礼义,不明廉耻,丧失了革命精神”。

于是蒋介石决定开办庐山军官训练团,并且在结业时授予学院一柄短剑,希望借此可以让国军军官更有血性,不再贪生怕死。

在剑身上刻有“军人魂中国国民党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军官训练团纪念”两行小字,因此被称作“军人魂”剑,这也是中正剑被称作军魂剑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军官用它自杀,而是因为上面刻的铭文。这种剑就是后来的中正剑的鼻祖。

一年后,黄埔九期的学生提议模仿“军人魂”剑,制作一批佩剑,授予毕业生作为纪念。他们决定在剑上刻上成功成仁几个字,来表达对于蒋介石的忠心。这个提议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随后在经过了讨论协商后,基本确定了中正剑的规格和外形。

在1934年6月26日,黄埔军校第九期毕业生收到了一个特别的纪念品——刻有“成功成仁”,“校长蒋中正赠”字样的佩剑,这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批中正剑。

二、中正剑的发展和没落

中正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正剑是特指蒋介石发给黄埔军校毕业生的佩剑,而广义上,当时所有国军军官的佩剑都可以称为中正剑。

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了《陆军服制条例》,这其中对于军人佩剑的尺寸,外形,材料等规格做了明确的规定。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又出台新的规定,对陆军军官佩剑做了硬性要求,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佩剑”的潮流。

一时间不仅各地军阀效仿,给手下授剑拉拢人心,就连地方的民团头目都装模作样戴起了佩剑。

当时的空军也设计了自己特有的中正剑,即鹦鹉剑(一说鹰舞剑)

当时由于战机和飞行员数量有限,空军规模较小,因此国民政府当局更是将空军“视若珍宝”,空军待遇比陆军好得多,因此空军的中正剑的做工也就更加精致考究,锻造,设计水平均属上称。

而且授予作战飞行员,机械,气象等不同专业学员的鹦鹉剑在细节上还有有所不同以便于区分。

不同于陆军的中正剑,鹦鹉剑不仅授予毕业学员,还作为礼物赠予了那些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贡献的盟军战士。从苏联志愿航空队再到后来的飞虎队,有很多飞行员都曾经获得了国民政府授予的鹦鹉剑,并且以此为荣,十分珍惜。

当时各地的地方实力派也纷纷效仿,比如刘湘,刘文辉,韩复渠,阎锡山等人都曾给赠予部下佩剑,以表对其的信任。这一类剑又被称作“亚中正剑”,规格也与蒋介石赠送的中正剑有着很大出入。

不仅如此,受到当时风气的影响,很多地方上的保安团等民间武装也有不少人跟风在腰上挂起了佩剑。

1945年九月九日,在南京举办的受降仪式上,所有参加的中国军官都身着正装,佩戴着中正剑,这是中正剑没落之前最后的高光时刻。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不断推动军服改制,新列装的美式装备取消了旧版制服的武装带,改为了腰带,这就使得军官无法再向腰上佩戴短剑,中正剑也因此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没落。

随后,在黄埔军校军校的毕业生也不再授予佩剑,在正式场合佩戴中正剑的规定也随即被取消。最终,中正剑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三、关于中正剑的误传

关于中正剑,长期以来一直有两个很大的误传,一个是中正剑只有少数深受蒋介石信赖的高级将领才能拥有,另一个是中正剑是“成仁剑”,众多国军将领用其自杀来保全自己军人的尊严。

首先来看第一个误传,上文提到中正剑就是蒋介石授予黄埔军校毕业生的佩剑,并不是只有能力超群,战功卓越,深受蒋介石信任的人才能拥有和佩戴中正剑,事实上,中正剑在当时并不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东西。

即使一个军官不是黄埔生,也一样有中正剑,前文提到的何应钦,他就不是黄埔军校出身,但是一样佩戴了中正剑。

这是因为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了一个训令,里面有对于军官佩剑的规定:着军常服时佩戴之。一律自备,公家概不得发给,委员长特予赠给者不在此限。

既然有了规定,佩戴中正剑成了硬性要求,各级军官也只能照办。所以在当时,中正剑军官人手一把,再加上1936年国民政府出台的规范规定了中正剑的规格,所以非黄埔军校出身军官佩戴的中正剑外形与黄埔生的佩剑也基本无异。

当时中正剑的数量估计有百万把,绝对不是什么稀有的物件,更谈不上是什么身份的象征。

此外,《佩剑将军》这部影片中,为了艺术效果也对历史进行了一些加工,一来中正剑国军军官人手一把,故事人物的原型张克侠,何基沣两人早就应该配备了中正剑,二来当时解放战争已经接近尾声,国军军服已经是美式军装,中正剑在当时也已经不再发放。

虽然电影中的剧情是进行改编无可厚非,但是这一改却误导了千万的观众,以至于大众观念中,长期以来都把中正剑当做军官地位和身份的一种象征。然而事实上,中正剑就是军官人手一把的礼仪佩剑。

再看第二个传闻,在上世纪台湾拍摄了一部叫《英烈千秋》的抗战题材电影。

电影中有这么一个场景: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陷入了日军重重包围后,寡不敌众,突围无望,面对不断涌上来的日军,张自忠将军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随后高呼“委员长万岁”,拔剑自戕。

这个场景十分的悲壮,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于是就给很多人留下来中正剑是国军军官自我了断用的。当时事实上,电影这一段对历史事实进行了改动,事实上张自忠将军并没有自戕,而是与日军血战至了生命最后一刻。

张自忠

由于中正剑上刻有“成功成仁”几个字,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众多国军将领在穷途末路之时会用此剑来自我了断。

然而实际上,虽然抗战和解放战争中面对无望扭转的战局,很多国军将领都选择了自杀,但是几乎没有关于国军将领使用中正剑自戕的记录,有很多传闻中使用中正剑自杀的国军将领也只是以讹传讹,中正剑只是礼仪佩剑而已,很多的中正剑根本不会去开刃。

所以中正剑只是民国时期军官都要佩戴的短剑,并不是军官在必要时刻自戕的“成仁剑”,更不是什么军官地位的象征,人们对于中正剑的这些印象都来自一些文艺作品,这与现实中的中正剑相去甚远。

(0)

相关推荐

  • 抗日英雄王劲哉:敢将日军俘虏绑树上练刺刀,蒋介石对他恨之入骨

    "这些日本俘虏怎么办?"属下向师长王劲哉请示. "绑到树上,让新兵练刺刀,壮胆量."王劲哉头也没抬就给出了答复. "这--"属下面露难色,王 ...

  • 中华民国国军军衔

    中华民国国军军衔 中华民国国军军衔是中华民国国军陆海空军的阶级,军士官分别在其官阶前冠以其所属军种,划分为军官.士官.士兵三个级别.中华民国国军军衔的依据是陆海空军军官士官任官条例,源起于清末的新军, ...

  • 中日战争图集1937—1945(1)——战前风云

    前言:最近找到一本中日战争的画册,作者是PHILIP·JOWETT,截取一部分翻译出来,这部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从外国人是怎么看这场战争的,翻译整理的时候也尽量用中立的语言且略有改动,以上是封面. 这 ...

  • 女特工王曼霞嫁给国军高官,身份暴露后跟丈夫摊牌:我给你两条路

    "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绩永世长存"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每次提起这句话,都会让人想到烽火年代那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是:<风筝>里的六哥,& ...

  • 国民党“中正剑”是一把什么剑?

    "剑"对中国人来说有着许多特殊的意义:忠诚.坚韧,象征将士无畏的内心.而"剑"也并非是战场的专属,从周秦开始我国便流行佩剑之风.国民党时期的军人心中也有一把至高 ...

  • 济南战役中,王耀武送给部下一把中正剑,这位部下战败后自杀

    蒋介石这个人,非常地一厢情愿,他总是希望,自己的那些部下们,学生们,能够在最后时刻杀身成仁,为他效忠到死.然而,让他失望的是,很多部下和学生在最后时刻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比如王耀武吧,那是蒋介石黄埔三 ...

  • 67岁老头花136万买下一把古剑,不输越王剑,专家:剑中之极品

    在几十年前的时候,文物市场虽然没有当下这么火热,但是盗墓贼文物贩子却非常的多,为此大量的文物流失了出去,而其中香港无疑是最大的文物中转地,只要对文物有点辨识能力的人,不妨去香港古董街走上一圈,说不定就 ...

  • 明墓下面暗藏玄机,挖开后:竟是墓中墓,还有一把“绝世好剑”

    古人死后自然也是知道肯定会有歹人来惦记古墓中的宝贝,所以也会想办法来防止盗墓贼偷盗,比如设置机关,积沙积石墓,还有就是设立守墓人,这些其实都算是非常常规的防盗措施,今天要来介绍的这个防盗墓办法还算是非 ...

  • 三野三十三军首任军长张克侠,潜伏蒋军二十年,官至中将授中正剑

    1949年1月,中央军委对四个野战军的番号进行了重新的规定,华东野战军改为第三野战军,下辖4个兵团共计16个军(其中3个军由济南起义和淮海起义的原国民党部队组成),以及一个特种兵纵队. 第三野战军十六 ...

  • 练习太极拳怎样保持尾闾中正?

    前面的文章中谈到了尾闾中正!怎样保持中正就是以下想谈的内容.但愿能思路清晰,文笔到位,不负所望. 所谓守中,用中,护中,行中实际就是保持中正. 一,架子的中正:过去传统练法都有站桩的要求,站桩能使架子 ...

  • 什么是立身中正,这个视频说透了

    什么是立身中正,这个视频说透了 练习太极拳分为4个步骤 步骤1:把配件打磨合格. 人体有9组关节,其中内关节5组,分别是:颈肩背腰胯:外关节4组,分别是:膝足肘手.人体有3个体腔,分别是:胸廓.腹腔和 ...

  • 男孩取名:厚德载物、沉稳中正的男孩名字

    男孩取名:厚德载物.沉稳中正的男孩名字 名字是一个人形象的象征,首先你的名字要好听,要有内涵.由于社会的需要,这些个体的人,相互之间需要联系和交往,这就需要每个人有不同的称呼以示区别,于是就有了自己的 ...

  • 中正平和

    一 中正平和系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 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境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 ...